本篇文章为得到APP上梁宁老师 《产品思维30讲》 的学习笔记
在这本文集开头的一篇文章里,讲到了看人的五个层次,其实和著名的产品设计的五层是能够一一对应的。在学习完同理心、机会判断、系统能力后,回到具体的产品专业知识——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的五层要素
战略存在层
做任何产品之前,团队的成员应该都明确定义这两个问题并得出都认同的答案:
- 我们要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
- 我们的用户要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他们为什么会依赖我们?
真正好的产品或者是真正厉害的人,是能够清楚知道别人是在什么方面需要他们的。
能力范围层
能力范围层不禁要定义“我们要做到哪些事情,具体要提供什么样的确定性?”这个问题,也要明确定义坚决不做哪些事情。
能力圈是战略层外面的一层,战略订的好,能力圈就会朝着战略的方向变化,订的不好,能力圈就是偶发和随机的。
资源结构层
资源结构层就是指我们现在手上有什么,哪些东西能够拿来使我们前进,哪些东西会阻碍我们的前进。
产品的结构,就是在明确战略和能力后,在现实资源上搭建起来的。
框架层
到了框架层,就到了比较具体的程度了。框架确定了每个页面都有什么元素,他们是怎么链接的。
感知层
感知层是最外面的一层,就是一个产品带给你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美好的外观会给人很强的第一好感,但是背后要有良好的框架、资源、能力、战略的支持,才能算是一个好产品。
基于五层要素的互联网产品竞争
互联网产品的竞争,基本上就是围绕着这五个层次来构建的,竞争可能发生在任意一一个层次上,如何打通五层的布局、使得产品能够拥有统一的规划与优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竞争的结果。
PC时代的百度、Google之争
百度和Google都以搜索作为起家业务,搜索也都是两家的核心业务。
如果一个用户指着百度的搜索页面说“这个不好用!”,那么作为产品设计方,是否能弄清他到底在说什么?
是搜索页面太丑了?还是按钮设计的问题?还是搜索的结果没有按照希望的方式排列?
百度搜索的一大特点就是能让用户少操作就少操作,比如搜索“顺丰”,立刻就出现顺丰的查询单号框,而这个框架设计的背后,是百度强大的爬虫资源的支持。
Google虽然搜索的全、排列的较好,但是这种便捷性却没有百度做得这么中国化。而且百度在资源建设层面,不仅仅是提供了搜索,还建设了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等内容平台,增加了搜索内容的丰富性。
移动时代的微信和百度之争
百度在PC互联网时代占据了很大的江山,但是在移动时代却错过了很多机遇。
微信在移动场景下,像百度当年一样,搭建了公众号平台,这些最新的内容无法通过百度搜索搜到,只能在微信里看到,所以在资源上造成了百度很大的劣势,导致移动场景下的使用率低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