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豆儿小姐姐
《最强大脑》第三季,嘉宾邀请了刘强东,主持人问他对于自己未出生的孩子有什么希望?他说:快乐是人类最大也是唯一的追求,他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开心快乐就好。
但是魏坤琳说:追求快乐当然好,但是作为家长要考虑的是:孩子有了能力以后,才能追求更长远的幸福快乐。
每个人都有很多的天赋,但这个天赋要靠谁去挖掘呢?还是自己的父母。
父母是离孩子最近的老师,如果父母能从智力方面或者体能方面,发现孩子的优势天赋,并针对性去培养,这是一件非常伟大,也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大部分家长我相信想的更多的是:我需要教会孩子什么?然而,恰恰你想反了。孩子并不需要你刻意教什么,而是你做什么。
打个比方:下班之后到家,妈妈打麻将,爸爸打游戏,或者妈妈玩手机,爸爸和大酒,试想一下,这个环境里长大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子?
再换个环境,妈妈下班回家做饭,爸爸陪孩子玩,晚饭后,妈妈边陪孩子写作业边自己看书,爸爸在屋里默默加班,或者爸爸陪孩子写作业,让妈妈安心看书,这个环境长大的孩子又会是什么样子?
第一个家庭的孩子无论怎么打骂孩子,父母无论多么苦口婆心,都未见得孩子能听进去,安心学习。
第二个家庭的孩子,相信不需要父母去督促孩子学习,孩子的功课也未见得就差到哪儿去。
有的父母就说:因为我没有文化,我又不会看书,没办法陪孩子学习,我能做的就是多挣点钱,给孩子多上辅导班,教育他好好学习,将来不要像我一样,这难道有错吗?
没有错,能有如此想法的父母,我不敢说你错了,因为如果你觉得自己错了你会去改,然而你根深蒂固的观点就认为事情本该如此,我如何让你去改?说得深了就又是一个轮回,往回找补她的童年往事去了。
但培养出如此不让人省心的孩子,却是你自己一天天一点点熏陶出来的,如果你觉得没有错,那就将就凑合着去过吧,不要抱怨,因为是你给他造就的环境,让他生长如此。
改变一个人很难,但同化一个人很简单。
当你一面随手丢垃圾的时候,就不要冠冕堂皇的教育孩子要热爱环境了;当你一面游戏打的热火朝天的时候,就不要义正言辞的教育孩子游戏有害身体健康了;
说的往往不如做的,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保护环境的人,就从每次把垃圾丢到垃圾箱里做起吧;想让孩子远离游戏,就把手机里的游戏卸载掉,在孩子面前的时候就把手机默默的收起来吧,你的一言一行孩子都能看到。
当你成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你的孩子也会成为那个优秀的你的模样,你的理想由你自己来实现,而不是把自己所有的理想都压在孩子身上,让孩子背负着整个家庭的理想负重前行,他累你更累!
把用来教孩子的时间,用来陪伴发现孩子的优势,天赋,针对性去培养吧,每个孩子都是一朵独一无二的花。
最悲哀的教育莫过于父母让孩子做自己并不擅长的事情,比如:让不善于奔跑的孩子去练习跑步,让肢体不协调的孩子去练习舞蹈,让五音不全的孩子去练习歌唱。
教育不易,且行且珍惜!不要因为不懂,伤了孩子伤了自己!
题外话:
我特别喜欢魏坤琳,我身边的人都喜欢水哥,我也说不上不喜欢水哥,只不过我更喜欢那种就事论事,总览全局又不过分关注自我的人。
每次他的发言都逻辑清晰,给出自己的评判标准他眼里看的是比赛,看的是潜能,看的是客观,看的是公平,给分也是有理有据,我不觉得他铁石心肠,也不觉得他不讲究情理。
当然他也会生气,第二季中我之前有两次看到他紧皱眉头,据理力争。第三季邀请了小四来当评审,我只能说他是个性情中人,跟科学家还差的好远。
魏坤琳是就事论事,他就有点感情有事,还是回去写书拍电影的好,魏坤琳说他讲的话很具有煽动性,说的没有错,但是跟科学没有关系。
喜欢魏坤琳也就在于此了,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坚守底线,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做到这个份儿上,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