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小孩算是正式结束幼儿园生活,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准小学生了。本想趁着刚放暑假的时间,把小孩带出去度个周末,一家人在一起放松一下。但无奈周五晚上孩子喊肚子不舒服,到了周六早上有一点低烧了,出行计划没能实现。
家里的小孩从小就肠胃不好,有过几次因为消化不良,逐渐转变到发烧及喉咙发炎,出现一些上呼吸到感染的症状。可能是因为放假前幼儿园举办了一个毕业party,小孩在幼儿园一下没有管住嘴,吃东西吃得太多太杂的缘故,总之是放假回来的晚上就喊肚子不舒服。到了周六早上发烧38度,因为有之前的一些经验,家里也准备了一些常用药,所以没有往医院跑,毕竟现在的疫情因素,能不上医院的最好还是不去。在家里吃了些药,症状逐渐有一些好转,但整个过程都是反反复复。
丈母娘在家里帮着我们一起带小孩,主要负责小孩上学的接送,其余的则很少管,因为两代人育儿观念有很大的差异,对于小孩的教育也不放心让老人代替父母。但通过这次小孩生病,两代人的处理方式上,可以明显的看出还是有很大的差异:
1.在生病的状态下,老人最关心的是小孩是否被饿着,年轻父母更关心的是各种症状是否有缓解。本来小孩是因为在幼儿园吃得太多太杂导致的肠胃功能紊乱,最后导致的上呼吸道感染。我们都认为小孩应该少吃,最好只次一点粥就好了。而老人生怕小孩饿着,隔几分钟就要问一次小孩是否饿了,想吃什么,而且还总拿小孩平时爱吃的东西诱惑小孩进食。真不敢想像小孩在本身肠胃紊乱的情况吃了老人推荐的这些东西会怎样。
2.面对疾病,老人更多想的是有什么偏方能够使用,年轻父母更多的是使用一些相对科学的方式处理。小孩因为肠胃问题导致高烧后,一直要给小孩试试偏方,什么吃蜂蜜水,喝盐水,喝生姜水……,总之是她能想到的都想试一遍。好在我们一直坚持,才没有将这些偏方在孩子身上使用。而年轻父母更多的是采取一些科学的方式,结合之前的一些经验处理,因为一开始是肠胃不好,所以给孩子吃了胃蛋白和益生菌,解决孩子肠胃不好的问题,后来孩子有一些喉咙发炎的症状,并伴随一点发烧,结合之前的一些经历,判定很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于是从家里药箱里取出一些对症的药物。期间高烧到38.5以上时给孩子吃一些退烧药,并做一些物理降温。经过一天的处理,小孩最终完全好了。
3.在处理小孩生病的问题上,老人主要想的是孩子愿不愿意的问题,而父母则是根据需要不需要去考虑。比如孩子高烧大38.5以上,在吃退烧药的同时,会配合做一些物理降温,这个时候孩子往往时抗拒的。这种情况下,老人多半会选择顺从孩子的想法,因为孩子不愿意或抵触,就不做物理降温了。而父母更多的时想不做物理降温会怎样,坚持做物理降温,小孩会有什么后果。
通过这次小孩生病,多少能体现出一些两代人在育儿方式上的一些差异。对于年轻的父母而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小孩还是要自己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