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的时候,我收到鸟姐的留言,她说,你的文章唤起了我多年的记忆,写日志真的是个好习惯,尤其是年纪越大记忆力越差,很多事情竟然都不记得了,感觉白活了,我也翻了翻前几年的写过的文字,觉得那时候真的很鲜活,忽然也很想提笔写些东西。
我说你不用怕忘啊,我都帮你记得的,我故事里你从来没离开过啊。
我是个对新鲜事物接受很慢,又对旧事物念念不忘的人,MSN刚消失的时候,我立刻把所有的日志搬家备份到QQ空间,但是好一阵子不适应QQ空间完全写不出来,后来微博出来以后,我又很苦恼,它每次都只有140字,长微博又很难排版,分几段写又怪怪的,后来我好不容易适应了微博,微信又出来了。
微信刚出来的时候我特别难过,我完全接受不了这种快速刷屏的存在感,我好惊讶怎么会有人一天能发个百十条,我在一年内朋友圈都是空白的,直到很多朋友怀疑我是不是把他们屏蔽拉黑了,我才发了第一条朋友圈,熟悉我风格的人会发现,我的朋友圈的文字配图几乎还都是140字的严格状态,因为都是在微博编辑审核好了才会发出去。
可我并不是处女座,我是个有严重完美注意倾向的人。
MSN,QQ,微博,朋友圈的流行更迭,我们所收发的信息从纸媒转向软媒,从长篇到短篇到图片到声音到视频,开始以越来越简单及时的方式刷新了生活的存在感,可能去个新地理位置插个地标,或者美食美景拍个照,或者动感的表演录个小视频,都很快的能刷出存在感,这些都证明了信息快速发展,让我们用手机就很快方便的记录生活的点滴状态,而且并不需要太多的时间。
这确实是很好的记录生活的方式。
然而前不久,删删减减把以前十年间记录的文字整理出来,才发现原以为很小的零碎信息其实占据太多时间,有很多已经接不到一起了,还有些转发的信息因为原作者删除也完全消失了,因为没有及时的回顾整理,都不记得自己当时点的什么赞,这像失忆一样的状态并没有让生活记录和知识分享得到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