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太惯着孩子,但也不要让孩子受委屈,切记不要冤枉孩子。”
“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找到学习的乐趣,不要背负太多的压力。该学时认真学习,该玩耍时快乐玩耍。”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父亲并不是什么教育专家,但却用他特有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了我们。
父亲在我们面前,从来不会以我们为中心,过份在意,但我们总能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如同大山一般浑厚的安全感,与温暖的父爱。多少次,照亮我们的人生之路,温暖这我们的心灵。
父亲更多的时候,他忙着自己的事情,无暇顾及我们。被散养的我们,学会了自己对自己负责:生活是自己的,要学会自理能力;学习是自己的,要学会自律能力;前途是自己的,要学会自我奋斗;婚姻是自己的,要学会自我经营;儿女是自己的,要学会自我教育;身体是自己的,要学会自我保护。如此种种,几十年来,作为儿女的我们,明白了凡事都要靠自己去努力,天上没有馅饼掉下来,世上也没有免费的午餐。
父亲虽不溺爱孩子,但是也从不放任不管。学习成绩下滑了,父亲搬出“囊萤夜读”的故事鼓励我们;受到挫折黯然神伤时,父亲第一时间赶到身边,几番劝解让人豁然开朗;面对人生的种种选择时,父亲也总能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父亲教育儿女,就像是在放风筝,我们向往广阔的天空,起初,歪歪扭扭,跌跌撞撞向上飘呀飘,父亲便借着微风,送我们一路向上。当我们扶摇直上,忘乎所以时,父亲又紧紧攥住了手中的线,让我们不至于偏离轨道。
父亲和我们之间的关系,就像那根细细的风筝线,若隐若现,紧密相连,无从分开。
有时候,我们也纳闷,父亲并未学过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他为什么能读懂孩子的心思?让我们健健康康成长,快快乐乐生活。他不是时时事事都顺着我们的心意,我们对他的尊重与爱却从未减少。
作为儿女的我们,也有了自己的小孩。父母替我们分忧,帮我们带孩子。比起我们整天把孩子抱在怀里,捧在手心里不同,父亲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让孩子自由的翻身,坐,站,走,玩玩具。父亲说:“不要限制孩子的自由,让他在锻炼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也更能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
起初,我不信。初生牛犊不怕虎。从床上翻到地下了咋办?头撞到茶几上了咋办?把不明物体抓起来吃到嘴里了咋办?我还一度为父亲这种粗糙的育儿方式生过闷气。
但是,我又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实践出真知。眼见小家伙手扶着沙发跑得快,生怕把自己摔倒,他自己也是一刻也不敢松手,包括弯腰捡东西,也是小心翼翼。比起我让孩子这不敢做,那不敢动,孩子看起来和父亲更亲近些。而每次被我抱在怀里,孩子都不停的扭动身体,挣扎着想要离开我的怀抱。
原来,比起大人的过度呵护,过多干涉,孩子其实更想自己去感知这个对他来说,新鲜而未知的世界。
父亲说:“当孩子慢慢成长,会有一段叛逆期,自己会不由自主地生闷气,会反驳家长,甚至对抗家长,这时要特别关心孩子,帮助孩子度过这一特殊时期。”
父亲从来没有,对我们说过什么亲密的话,但他的爱却如同阳光雨露,一直播洒在我们身上。
不要假爱之名,让孩子不快乐。一个身心舒展的孩子,更能成为一个好孩子,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也是父母一生最为宝贵的财富。
这时父亲对我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