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我通过查阅资料,对学生自主边界与评价项目有了一定理论支撑。自主发展教育是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为基础,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做人、学会合作为支柱,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学生真正形成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教育成功的标志。在我们学校不管是养成教育还是学习习惯培养,我们的目标都非常清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培养孩子有当担。我们现在很多评价仅仅围绕孩子自主参与,自主评价。下面是我们目前在操作和实践的活动项目:
一、学生三好孩子我在行动,家庭记录篇。
好学生:遵守校纪班规,学习自觉努力,成绩优异,身体棒,操行分120分以上。
好伙伴: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且得到同学和朋友的好评。
好儿女:尊敬长辈,友善邻里,孝敬父母,主动做家务,待客热情大方。
“三好孩子”评选旨在促进校内、校外,班级、家庭统一教育目标,教育理念,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做一个对他人和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学生在家表现自主评价;
(二)学部根据学生在家的评价,符合评价条件的孩子进行自主申报,最后根据学生的申报,学部评选。
(三)学部浓重表彰。
二、家务实践活动,驱使孩子有当担,有责任。
(一)提前制定方案,每周有活动主题;
(二)周周有反馈,有评价
1.鼓励走读生在完成实践活动时发朋友圈或者在钉钉班级群内分享;鼓励住宿生回家完成,此项不做硬性要求。
2.将第一页内容粘贴在班级公务栏内,供学生及时查看,班主任在每周三时提醒走读生(周五提醒住宿生)需要完成的实践活动。
3.班主任做好学生打卡表。(见附表)学生完成后在表格内画“√”。
4.班主任对完成较好的学生提出表扬,并加操行分1分/次。
5.学部每周一检查一次并签字评价,及时反馈内网。 6.学部每月进行一次宣传报道。
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自我完成收拾整理习惯
1.时间:每周二、周四下午16:20-16:30
2.班主任组织学生整理自己的抽屉,书本由大到小依次摆放在抽屉左侧,文具用品摆放在右侧,抽屉下物品栏物品摆放整齐;走读生将需要带回家的物品整理好放入书包。
3.安排整理快速的学生,帮忙整理教室其他位置的物品;例如:书柜、水杯、电脑桌等等;
4.整理完毕后,班主任安排项目班长进行检查,对于整理整齐的小组加分,未及时整理好的小组扣除小组分一分;
5.及时组织不得延误,学部每周进行检查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