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朋友争论关于读书的问题,一个说读书就要大量的读,这样视野才会开阔,才能看的更远,另一个说,读书应该注重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所以要对好书反复阅读。我打断他们的争论,说:“这有什么好争的,当然要兼顾广度和深度了。”没想到他们同时瞪了我一眼,鄙视道:“你是一天有四十八的小时,还是比别人多个脑袋,同时做到,说得简单,你有时间和精力吗?”
我被问得哑口无言,不管是大量阅读还是深入研究都是很难做到的事情,哪一样我都没掌握好,说什么同时进行,确实太过自大了。
既然不能兼顾,那么我们应该更注重哪方面呢?他们的争论了半天也没有结果,最后不欢而散。
后来一件事情启发了我,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了自己的答案。
有次,我陪三岁的小侄女看电视,是一部特别优秀的益智动画片,不仅是她,我在旁边也看得津津有味。
比如有一集,是小女孩要送一匹小马回家,从女孩家到农场要经过森林和山谷,这时候动画片里就问:小朋友,小马回家要经过几个步骤,对了,是三个,首先小马要穿过森林,然后是山谷,最后就到家了。
森林和山谷都有障碍物,森林里倒下的树木会阻挡去路,而山谷里的落石会制造危险,小女孩和小马要顺利通过这些障碍才能回家。
动画片引导着孩子思考,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很有帮助,我在心里不住地夸赞导演,有见地、有水平。
演到结尾,小侄女又点了重播了,我以为她是没看明白,就耐心跟她看了第二遍,然后第三遍、第四遍……
后来我实在忍不住,问她:“宝贝,咱能不能放下一集,你不想知道朵拉还有什么故事吗?”
她冷冷说着:“不要!”
我无语,接着哄:“那你看这么多遍,有什么好看的呢,小马不是已经回家了吗?”
她想了想,说:“小马要过河。”
我说:“它不用过河也能回家,动画片里没有演嘛。”
她看着我,问道:“不可以过河吗?”
我正要说不用,又想着不能扼杀孩子的想象力,于是问她:“那小马要怎么过河,宝贝你知道吗?”
“知道!”她骄傲地仰起小脑袋,“森林里有树,可以做小船。”
我被她的回答惊到了,没想到她能从森林想到树木再想到做成小船,而且还跳出原来的故事给增加了小马过河情节。
我又问她:“小马过河之后去哪儿呢?”
她摇摇头,说:“不知道。”
我笑着说:“小马是要回家的,你让它过了河,它是不是就迷路了。”
“是啊。”
“那我们帮小马重新找到家吧。”
我和她一起给小马设计了新的回家路线,小马来到一个草原上,但是它不能顺利的通过草原,为什么呢?我问她。
“因为有怪兽!”
“好的,那么要怎么帮助小马打败怪兽呢?”
她想了好一会儿,拍手说:“用笼子。”
“笼子是哪儿来的?”
“是灰太狼做的!”
然后这个故事扩展的越来越大,基本上把她平时看的动画片里的动物主角们都加入了进来,最后大家一起帮助小马回到了农场,并在农场开起了联欢会,小侄女还拉着我跳舞,为小马庆祝,我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回到正题,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我每天打开微信、微博、简书,都有一大堆的作者说,我们要多读书,这样才能看得更高更远;你的眼界决定你的境界。这些话正确吗?非常正确!
但是,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的阅读量并不低,想一下你每天看的新闻、微博,娱乐八卦,还有朋友圈,现在信息的传播已经越来越廉价,可以说只要你有心没有学不到的东西、没有看不到的书,然而代价就是,我们每天都要被铺天盖地的信息轰炸,如果盲目地接收,就会浪费大量时间精力。
很多人认为看得书越多,获得的知识也是越多,真的是这样吗,用我小侄女的例子来说,她反复地看小马回家的动画片,把动画片里的元素灵活用了起来,给小马安排了其他的回家路线,还取材森林的树木给它做了小船,这是一个三岁孩子看动画片到做到的事情,那么请问我们这些大人,你在读书的时候,能灵活掌握书里的元素,运用它们走出一条新路吗?如果没有,你能说,你真正掌握知识了吗?
关于读书的深度和广度,我的建议是,当你的面前放着一本书,如果它值得你去读,那么请尽你最大的努力掌握它的内容,而不要想着,书架上还有二十本书,我要快点看完,就算明天那些书能拯救世界,也请你现在专注于眼前的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