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小木的小酒馆
有人说,她是一粒飘忽的尘沙,散落在那个叫撒哈拉的沙漠,无影无踪。也有人说,她是岁月的拾荒者,走过万水千山,看尽尘世涛浪,苍凉满目。
她就是白落梅口中那一朵自由行走的花,骑在纸背上,将万水千山行遍的三毛。三毛,穷尽一生的时间,都在用自己的脚步走遍世界各地,将无数人想去却又不敢去的地方洒遍了她的无数踪影。
这个女子,有着向往自由,不受束缚的灵魂,也有着一颗善良、细腻、柔软的心,她的一生,带着倔强到处去流浪,在沙哈拉沙漠上绽放她那无处安放的灵魂。不问世间悲欢情长,不惧世间流言蜚语,只带着单薄的行囊,在远方流浪。
淡泊名利的一生,只留下与世无争的平和心境,用笔尖的轻描淡写,来描绘一生的精彩历程,即使内容简略,却还是能让人感受到三毛的不平凡。
哪怕身在凡世,无欲无求,但是三毛的心却仍然有着万般的激情和澎湃去探索那未知的世界,去体验那美好真挚的爱情,从中国、西班牙、德国再到撒哈拉沙漠,哪里都有一片她的小江湖。
三毛,永远都是那个长发披肩、浑身透露着洒脱气息的女人,她的勇敢和率性让多少人为之艳羡,与生而来的不羁和不向世俗妥协的精神,又让多少人为她折腰。
她不愿忍受虚假,活的真实自我,而她的文字,无不彰显着她对远方的热爱,在面对孤独、死亡、失去、放下等人生抉择的时候,她的所为,也让人为之振叹。
三毛,原名陈懋平,1943年3月26日出生于重庆,由于生产时不足月,所以三毛自出生以来便瘦瘦小小的,性格孤僻、独立,倔强。
跟别的小女孩不一样,不爱在一起玩耍,别的女孩是喜欢玩过家家,而三毛则喜欢独处,尤其是喜欢在荒芜的坟地边上玩泥巴。
从小便不能循规蹈矩,小意外不断,但是,每一次,她都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化解。
三毛三岁的时候,举家搬迁至金陵,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在那里,三毛依旧过着安逸的生活,宽敞的院子里,有仆人伺候,宛若小公主般,但是她却依然我行我素,到处制造小意外。
要说最安分的时刻,则是三毛阅读的时候,偌大的院子,她却唯独喜欢呆在书房里,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到处放纸鸢、 玩弹弓、捏泥人、 玩风车、踢毽子。
而年幼的三毛,却沉浸在阅读的世界里,不能自拔。看《红楼梦》、《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格林童话》等,把世界各地的名著都浏览在目,铭记于心。
到了初二,由于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阅读上,怠慢了课业,所以,成绩总是差强人意,月考下来,有多门功课不及格。
尤其是数学,更是觉得头疼脑胀。在父母的多番劝告之下,三毛总算收了收心,把心思放在了学业上。
随后,几门功课都赶上去了,其中包括了最为头疼的数学,由于把之前的题目都背了下来,所以考试的时候得了满分。
但是数学老师却并不认可,心生疑虑,总觉得三毛有这么高的分数是作弊而来的,于是对她进行了突发考试,由于题目并不是之前所背熟的,所以直接考了个零分。
因此,遭到了数学老师的羞辱,在三毛的脸上用墨水画了两个大圆圈,不仅如此,还让三毛顶着满脸墨迹在操场上绕一圈,老师的羞辱,同学们的取笑,让原本13岁花季少女的心,从此暗淡无光。
本就敏感脆弱的三毛,在大家的打击之下,更是一蹶不振,从此紧闭心门。
在三毛休学的那段时间,她终日跑去墓地边上阅读,与书本相伴,与文字结交,尽管孤独,但是,却没有了外界的喧扰,让她重新对往后的人生开始有了新的思考和定义。
这一思考,便是七年,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有幸跟随顾福生学画,这位对三毛来说惊为天人的老师,在他的带领下,三毛慢慢的开始走出去,重新认识这个繁华的世界,赏阅万千美景,顾福生的出现,为三毛的心头点燃了一盏心灯。
日子过着过着,也就想通了,看开了。正如三毛所言:“人这一辈子,实在是太短暂了。活出自己才是生命最重要的事情。我要以自己的生命去努力,在有生之日做一个真诚的人,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
1964年,三毛得到了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昀先生的特许,到该校哲学系当旁听生,期间的课业成绩优异,三毛说:“之所以选择哲学,是因为想知道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在大学期间,除了每日写作阅读,三毛也在最美的年华,邂逅了一个美丽的男子——舒凡,他是学校里叱咤风云的大才子,有着英俊的外表与丰富的才情,舒凡就那么轻而易举地走进了三毛的心里,将自己的一颗真心与爱慕都奉献出去。
可惜,这注定是一场露水情缘,尽管三毛放下了一切自尊与骄傲,卑微的跟在舒凡的身后,但是,仍然没能让舒凡留在三毛身边,这场短暂的爱恋,让三毛黯然神伤,在心头深深地划下了一道痕迹。
为了让自己远离这个伤心之地,三毛再度休学,远赴西班牙,在那陌生遥远的国度,暗自抚慰自己的心伤,从此,三毛的流浪生涯便正式开始。
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等多个国家,三毛都在那里留下了淡淡的踪迹,勇敢坚定的用自己的双脚,走遍每一个城市,看遍人生的每一处繁华,不畏惧风雨,不畏惧清贫,一个面包,一杯自来水,便能饱腹一餐。
在西班牙的马德里,三毛认识了荷西,用自身的魅力,打动了异国男子的心,从此以后,荷西便只为三毛而活。尽管荷西用最热烈的语言来表达对三毛的爱慕,但是,由于经历了一场痛彻心扉的爱恋以后,三毛断然不敢轻易再爱。
三毛说:“爱情如果不落到穿衣、吃饭、睡觉、数钱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会长久的。真正的爱情,就是不紧张,就是可以在他面前无所顾忌地打嗝、放屁、挖耳朵、流鼻涕;真正爱你的人,就是那个你可以不洗脸、不梳头、不化妆见到的那个人。”
就这样百转千回,终于在6年后,三毛被荷西打动,于是两人在撒哈拉沙漠的当地法院正式结为夫妻,从此同甘共苦,共享清贫或繁荣。婚后,三毛与荷西继续生活在那个使她成为传奇的地方。
撒哈拉沙漠布满风沙,荒僻落后,那里的人大多数贫穷,很难想象,该如何在这荒野之地生存下来。
在那里,他们生活在一个简陋的小房子里,没有电,没有水,只有看着随时都会跨下来的房顶,就这样,三毛跟荷西开启了沙漠之旅。
为了在这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荷西每天都要外出打工,去赚取微薄的薪水,而三毛,则在家里等着荷西的归来,闲暇之余写写文章,靠着稿费和母亲从中国寄来的食物与用品,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便是那时候所写。
日子过得艰苦,但是却很满足,可惜幸福总是如此短暂,生命中相伴的那个人,终有一天,将会离你而去,而荷西的离开,是那么的突然,那么的措手不及,因为一次潜水意外,荷西永远的离三毛而去。
我想,最悲痛的事情莫过于自己还留在世上,心爱的人却与我天各一方。
日已尽潮水已去,
皓月当空的夜晚交出了,
再不能看我再不能说话的你,
同一条手帕擦你的血拭我的泪。
就这样带着对荷西的思念,三毛又开始了到处流浪,游遍数十个国家,体验了万水千山带来的神奇和不同的异国文化。
1991年1月4日,踏尽世间,看淡凡尘之后的三毛,用一种谁也没有想到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台北荣民总医院,三毛用一条长丝袜自缢于浴室内,终年48岁,没有任何的解释,三毛就带着她的淡然和随性远去,留下了众人的猜测和惋惜,成为了不解之谜。
三毛的一生都只为自己而活,她活出了自己的本色和洒脱,遵守的不过是自己的内心和生命的顺其自然罢了,在走遍了千山万水以后,终是看开了凡尘俗世。现在,虽然她已长埋黄土之下,但是她的作品,却依然成为了时代的经典。
致敬华人文学界的骄傲,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