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早需要的主题:在自我探索中稳扎稳打,长期主义。
Theme:如何做一个“完整的长期主义者”?“不要成为一个工具的长期优秀者,还要成为一个想哭想笑的自由的人”,拆解一个心理咨询师的生命力模型。
第一部分:我被选来的原因是,趁早主理人觉得我的经历,一路以来都很有活力、学习力及生命力;的确如她所言,我的三师、舞蹈教练资质,除此之外每周三次爵士、5天5-7公里,我看起来是个生命力极强的人,除此之外同时我现在是一名执业咨询师,多重身份也许讲述生命力的同时,我也能有心灵的补给。
第二部分:我在临床遇到的困难:首先我要遇到的是来访或者家长会怀疑我是否不专业?“业余生活丰富多彩”。(三师+舞蹈教练);当然在这里分享不是困难,因为你们是来看我的生命力模型,而不是看我咨询的专业度的。
科普一:我的成长是伴随心理学学习与成长的;“你的咨询理念是要能用于指导你的生活,而不是只在咨询室里是个真理;”
科普二:成为一名执业咨询师的路径:个人体验+长程课程(咨询师)/心理学相关学历背景/+做个案+个督+团督+定期培训;(15-20万:成为一名新手咨询师);(打假课程)
第三部分:一个人的生命力来自哪里?一个人驱动行为的力量来自哪里?你问一个人过得好不好?其实是问你当下的情绪如何?来自于情绪模型——“感觉、感受、想法、情绪、注意力、行为;”解释一个人因为情绪而激发的驱动力:比如
愤怒:为了驳斥前夫的指责——你永远带不好一个孩子:努力把孩子培养到美国(你的成长动力来自于愤怒),然后自己陷入悲伤和抑郁);
恐惧:我永远都不想再体会那样的生活场景(没钱);如果我没考好父母会一直吵架,那是噩梦,所以只有我变得优秀才可以避免这一切(变优秀);我的来访:在职场上进步是恐惧犯错(不犯错)。甚至来听年会的课程,也是恐惧被职场落下,在职场掉队(提升职场和认知升级)。
焦虑:体型及容貌焦虑,我变胖了,于是我让自己动起来(减肥);
第四部分:拆解我的生命力模型(心理咨询师):我的生命力模型:我的生命力模型:恐惧→喜悦(待补充的模型)→享受
1、在2021年前我的动力来自恐惧,恐惧自己成为一个在职场被淘汰的人,没有专业力的人、恐惧自己成为一个不堪的人,成为一个普通人;(忽略自己的感受约等于没有感受);你有没有想过生命力极强,有可能只是因为不害怕恐惧?介绍恐惧,恐惧的特征及功能。它为你的成长扮演了什么样的功能?我的成长的归因。
2、2022年之后:来自喜悦,生命存续的报偿系统;(个人体验),我是一个普通人,但是我的时间依然是很珍贵且可以有质量的;我想成为一个专家,想成为一名在心理学专注且足够专业的人;但我是可以拖延可以落后可以偷懒的;
祝愿每一个人都可以活成一个“想哭就哭、想笑就笑,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人。”
第五部分:情绪是一个系列:焦虑、抑郁、愤怒、悲伤、恐惧、喜悦;略过,以后有机会可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