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世界读书日,如果不“聊点儿”书,似乎有些不搭调。读书之日,就来倾听书的声音、嗅书的幽香、品书的故事。
最初与书的结缘,可以说是间接的挽就了一个鲜活的生命。从那时候就刻意的在书中寻找一些“有用”的东西,好用于我的教学之中。那时候看的书最多的就是《意林》、《青年文摘》、《读者文摘》等杂志,那里面有太多的给人以启迪的故事,有选择性的复述给学生听,竟也能把学生陶醉、甚至感动的泪水涟涟。日常的工作中,针对某些问题,我会刻意查寻相关的故事片段。就像当初带毕业班时,学生最需要感染需要励志,就特意搜寻这些内容,好存储在大脑里,以便及时的“拿”出来对学生进行“调理”。
来到小学以后,没有了早晚自习,自是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支配。后又受到陈老师的引领,以及身边太多优秀同伴儿的感染熏陶,涉猎的面儿也慢慢的扩展。平日里,在陪学生阅读时,在学生写作业时,教室里有我翻阅的转变思想或专业成长书籍。例如《不做教书匠》、《高效课堂的三重境界》、《专业听评课》等。因为陪着学生可以让自己沉下去、静下来仔细阅读,从中找到自己的原型,找到自己的需要,找到必备的养料。没有高大上的愿景,但内心也渴望绿树红花的春天。
办公室里,批改完作业后,给自己换换脑子。便会随手翻开一些教育智慧方面的书,如《学生第一》、《如何做班主任》、《教育随想录》等。踏着别人的足迹,回头望望自己的脚印,找差距纠偏差,好使自己不做太多的无用之功,或走太多的弯路。里面所有的指向引领,它可能不太适合自己,但总会在某些拐角处潜藏着可以启迪你的智慧。
忙碌了一天,拖着疲惫回到家,“沙发”是最受青睐的地方。正如陈老师所说:工作不能被生活拖累,生活亦不能被工作左右。换了环境自是应该换一种心境,换一种养料给自己。靠在沙发上,我会翻开沙发扶手上特意放着的书如林清玄的《从容的底气》、《常想一二不思八九》等鸡汤类的书籍,它可以让内心归零,抛却繁琐的不必要的烦恼,丢到乱七八糟的垃圾情绪,彻底放空自己,独享这片安宁。换种心情,微笑向暖,给家一缕暖阳,好让温馨时时刻刻萦绕港湾。
傍晚,斜靠在床头。窗外皎洁的月光仿佛也被夜的黑给融化了,温温柔柔的泄进窗来。怪不得人们提到傍晚,似乎即可就能联想到“花前月下”的浪漫,你侬我侬的甜蜜。这个时候,欣赏完月光,带着故事走进“女人”的世界里,做一个女人的梦。打开枕边的《做一个恰到好处的女人》、《不念过去不畏将来》、《做一个通透的女人》等,从中吸取营养,修炼身心。不做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不做策马驰骋的花木兰,也不攀比聪颖灵秀的李清照,不嫉书香满腹的董卿。只想做一个温柔的母亲,一个温情的妻子;是儿子的牵挂,是丈夫的“手机”。
静谧的夜里,周围的万物都悄然入梦,这个时刻是我独享的。正如书上所说:一群人的狂欢,远不如一个人的孤单。形似孤单而内心波澜,拿起手机敲下我一天的点滴。或有美好或是暗淡,总是真真实实的自己。记下了就有意义,留下了就成回忆。待明日回头望去,走过的路精彩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