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对于绝大部分人来是一件非常有挑战性的事情,但对于另一部分的人来说,确实易如反掌,信手拈来。一直以来,写作者,都是些满怀文学梦想、愿意孜孜不倦地创作,不畏艰难,只为写出精彩的人。作家、编剧、投稿、专栏、出版,为数不多的写作变现途径,使得专职的作者寥寥,更多的是作为业余爱好。
一个作者从默默无闻到有些知名度,到能以写作谋生,这个过程传统意义上是非常漫长的,大多梦想者都倒在了时间的车轮下,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并不是一叠纸的厚度,更多的是如漫漫大海般没有彼岸的绝望。如今的作家更多的是因为某种机缘,踏进了文学圈而成就其名,纵观国内的知名作家的成长经历,是能力加机缘才成就他们的作家梦和文学情。
虽说如今时代不同了,作者的命运是否也发生了改变,这确实还有待观察。但是,如果我们从大的层面来说,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信息大爆炸,彻底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激发了人们的信息需求,同时也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阅读市场。因此,不管是浅阅读,还是深度阅读需要,作者作为内容的提供者之一,网络为作者群体,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绝佳舞台,也需要更多更好的作者加入这个服务阵容。
网络空间里没有门第之见、没有论资排辈,没有了或这或哪的束缚,只要您能写,愿意写,网络就会给您回报,就有人为您点赞。在这里我们无需过多地诠释网络生态对写作者的意义,大家翻阅一下近年的网络作家财富排行榜,就能理解这种意义和改变。
或许大家会发现这样一些有趣新书宣传现象:天涯写手、豆瓣网,自媒体人,微博达人等等,这些都成了某些图书重点宣传广告语。一大批优质作者通过一些知名的网络平台,被广大的读者认识和接受,这些作者通过优质的内容累计数量庞大的读者群或粉丝,这群新兴群体对出版社而言,是不可多得的宝贝疙瘩,作者与作家的距离被网络无限地拉近,新锐作家不断地涌现出了。
任何一本书的出版前,出版商都会有市场预期;作者知名度,潜在读者群,这两大项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无论作品本身有多好,如果作者知名度和潜在读者群预期不够理想,大部分出版商是不敢贸然出手的。因为新人新作的市场培育周期是非常长,投入也是非常大的。当然,现在网络空间把出版商这个担忧给彻底解决了。
作者通过网络空间检验了作品的质量,拓展了一定的市场空间、培育了相当的知名度,形成了可观的潜在消费者,完成了作品出版的市场调研和准备,出版商此时介入,也就水到渠成。作者与出版商的关系在网络时代得以纠正,作者之前被动的局面得以改善,作者作品的价格谈判能力得以提升,作者作品的价值更容易被市场认可。
网络打通了作者作品跟市场的联系,出版机构不再是作者作品变现唯一的渠道,换句话说,作者作品的价值,版税收入已经不再是作者所特别看重的部分。作者通过各种网咯平台,作品就能很好地完成个人品牌的培育、推广、变现,从而带来了作者生活方式的改变,专业的写作生活模式得以实现,文人理想中的生活模式在网络时代有了实现的可能。
“读者为价值买单”是网络社会带给作者最大的价值。随着互联网生活的不断深化,网络内容竞争也变得日趋激烈,各种平台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内容的竞争,这种竞争的背后就优质作者资源的竞争。在这种竞争背景下,作者的未来之路也必然会越走越宽。
打赏,一个很古老的街头形式。如今也被网络世界所推崇,不断有平台推出打赏功能,简单而言,就是读者为自己获得信息价值或服务给予作者以奖励的一种互动设计,或者说是读者为自己获得的价值而买单的通道,无论如何,作者都会感到高兴,自己的付出获得了尊重和实惠。这也会成为一种创作动力,让作者不断地为读者奉献出更多的有价值的作品。
写作过程的艰辛和作品价值的低估,一直以来都是作者与市场没能解决好的问题所在。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这一关系都未能很好的解决,作者的社会生存空间一直被第三方所压制,无数作者的才华和能力被埋没。网络时代的带来,我们不能说就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们看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丝丝曙光。
多年前马化腾在一个领袖峰会上说过一句话,让天下没有埋没的才华。打赏模式的盛行,从一个侧面说明,作者价值被提升,作者作品变现能力多了一种通道,优质作者的才华和能力有个更多的渠道和工具来实现和展示。打赏模式,让作者都去写好的作品,不至于浪费作者的时间,也不会浪费读者的时间。
当然,免费阅读是网络社会常见的信息分享形式,这可能是大多数作者不愿意的看到的,但是,这也是作者不能不接受的事实。“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作者作品的市场价值以前通常由出版商决定,现在有市场直接决定,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这也是作者对自己最大的挑战。
“免费阅读,主动打赏”是我对网络时代作者所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的一种概括。网络时代作者需要改变传统的生存模式,主动出击,通过作品完成自我品牌的营销,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工具来是实现自身写作生涯的再造。
备注:目前开通了文章打赏功能的知名网络平台有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新浪微博等等,有志于写作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作者蒋卫民简介:中国互联网书业实战家,“图书试用网”和“图书链”主编和联合创始人。微信公众号:laojiangshu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