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跟厨房,直观上大相径庭,有时候也差不多。
在政治场域中,美国总统杜鲁门有句被引用最多的话,“怕热就别进厨房”。读书亦然,尤其是那些大名鼎鼎又不是那么直白的书,总是由于胆怯而避开了。
眼睛和耳朵,一度被昆德拉和他的那部小说名字刺激得起了茧子。可是,好奇心终于被抑制住了,总觉得反正会有机会看的,不想赶趟。这一耽搁,起码有十五年的时间。
这本小说到底该叫什么名字?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还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已经是个翻译学和版本的现实问题了。自己买的书的名字是后者。出现这个问题,属于一本热书的独特现象。
“阅读”这个词,在一次考试的专业外语测试中硬是被难为了一番。当时的read一词在阿尔都塞的一段文章中多次出现,翻译成“解读”、“阅读”拿不准,再后来,看到了阿尔都塞书的译本,里面使用的是“解读”。而考试的时候,恰好是根据自己平时看到的比较时髦的用法,用的是“解读”。
如今,这个词,已经成了大白菜一般的泛滥。
小说是“读”的,还是“看”的,都说得通。只是,读书,有很多的意涵,比如一段时间或者长期与书相伴,工作和职业中与书须臾不分,基本上就是“读书”。读小说,不在此列,有另外的意思,看看而已,可以随大流,也可以心向往之,韦编三绝。
一个字也没看过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却已经以《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各种形式,让我看了几百次不止。然而,终究还是一个字也没有读过。这就是“读书”这个“职业”的虚伪。也注定了一旦去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时候,就一定会是一次纠结的阅读。
烈日当头的某天中午,去书店。先看了一排排的书,非常晃眼。也不知道带的钱够不够买一本书。何况网上的书买起来又要便宜得多。那么,就一排排的扫过去。蓦地,看到了这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看到了翻译的人和出版社都是自己比较认同的,有点兴趣了。转而又想到,自己实在没看过,不如乘机买了算。
起初拿在手里,塑料膜还包着,不好意思打开。再顺便看看其他柜子的书,育儿的,编织的,养生的,考试的,还有诗歌和小说的,李承鹏、冯唐、韩寒、贾平凹的书,也都翻翻。
好像自己手里的这一本不那么沉重,有点轻。
付款之后,书又被套上了一个封条。出了店门,撕掉两重封装,打开,看看,开始了阅读。走在人行道,穿过地下通道,迎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一路看过去。到家已经看了四十多页。然后,窝在沙发上,小说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被一点一点地读完了。
读小说,经验不足,自己读过哪些,数得出来,真的不好意思跟别人说。再者,生命是轻还是重,一点也不想知道。读完,就是把一个长期的负债给偿还了。
能够如此顺利读完一本小说,可以解释的原因还有,很长时间没有专心的看书了。其中看到了爱和性,男人和女人,复杂与简单,凌乱与逻辑,这本小说不像听说的那么晦涩,与《废都》相比,看起来更像书,而不是小说。
一些长期以来保持热度的书,本身也是“硬书”,有人是硬着头皮去啃,有人是兴趣所致。其实,导引我们阅读的,归根结底,如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说法,“诗化记忆”——“它记录的,是让我们陶醉,令我们感动,赋予我们的生活以美丽的一切。”
即便是夏日炎炎,昏昏欲睡,只要被勾起了记忆,书就可以轻松地读下去。之后的如释重负之感,如沐凉风习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