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候,又一位道士从帐篷里走了出来。周道长说,这就是苏道长。我向他鞠了一躬,然后自我介绍。苏道长根本没有停脚,说我找错人了,又说他姓华,因为住在华山。然后他走开了,甩着长长的袖子,就好像马上要飞走一样。
—— 《空谷幽兰》[美]比尔·波特 著
《空谷幽兰》是美国著名汉学家比尔·波特的名著,是他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到中国四处拜访隐士的纪实。
大四快毕业时在图书馆偶然翻看到这本书,如今已是第三版。
书中第五章讲述了作者与他的摄影师朋友史蒂夫探访华山道士的经历,他们遇到了真正的隐士,他们是空谷里的幽兰。
一次偶然的机会得以游览华山这座道教名山。因不想错过华山险道这一最有代表性的景观,我决定徒步上山,历经七小时攀爬,亦游亦摄,消耗了十来瓶红牛,终于到了华山第三高的西峰莲花峰。
经历了西峰的日落,东峰朝阳峰的日出,终于明白华山的隐士为什么那么多。
盘坐在万仞绝壁边冥想,首先要无视临空的恐惧感,跨越这一步才能进入很深境界的入定。
不过遗憾的是,华山已经不会遇到隐士了。
《西游记》第一回写到孙行者去西牛贺洲访仙问道,山路上遇到一位樵夫唱了一阙《满庭芳》,其中有云:“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美猴王听得此言,满心欢喜道:“神仙原来藏在这里!”
我一路上未曾遇到高士讲《黄庭经》,只好用底片记录下当时拜访华山的情景,挑选了30幅,看后我也是满心欢喜,心想:隐士原来藏在这里!
陈抟老祖道号扶摇子。陈抟同麻衣道者隐居华山云台观。常游历于华山、武当山之间,后人称其为“睡仙”。睡仙功是道教内丹修炼的一种。就道教内丹而言,文始派为最高法派。因为文始派一传少阳派,二传南华真人庄子,三传西华帝君王骀,王骀又传唐朝人张果老,四传麻衣道者,麻衣道者传陈抟,陈抟传火龙真君,火龙真君传张三丰。陈抟是华山最著名的道教人物。
站在山门仰望华山西峰,这是中国古代山水画视图里常见的山峰造型范本。
李白《西山莲花山》诗云: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华山之路隐没于绝壁与林木之间。
千尺幢是华山险道的开始。这是一条峭壁上的大裂缝,陷在两旁的巨石之间,共370余级台阶,坡度极陡, 俯视脚下,如临深渊。石级顶端有如井口,倘若把“井口”用铁盖盖住,通往华山的道路便被堵塞,所以称之为“太华咽喉”。
在90年代前这里是没有台阶的,是山上的道士手工琢制的刚刚能放下脚的“脚窝子”,一直到“井口”,两旁有可助攀爬的铁链,攀爬的难度比现在的台阶难度大得多。
翻过千尺㠉后不远便是百尺峡,这里是登山第二道险关。两壁高耸,中间夹有一块从天而降的巨石,上刻“惊心石”三个大字,游人要从石下小路穿过,确实惊心动魄。
"犁险于幢,幢险而犁突。"这描写的是夹在陡峭石壁之间一条深不可测的沟状险道,石阶570多阶。传说太上老君过此处,见无路可通,就牵来青牛一夜间犁成这条山沟。至今在西侧的崖上仍有石沟赫然若犁槽。
北峰云台峰是华山绝好的观景台,右上角是直插云天的第三高的西峰莲花峰,第二高的东峰朝阳峰依稀可见。
太白诗云:侧身西望长咨嗟!图中左边山脊处为徐徐攀爬的行人。苍龙岭是华山著名险道之一,其位于救苦台南、五云峰下。韩愈登华山览胜,游罢三峰下至苍龙岭时见苍龙岭道路如履薄刃,两边绝壑千尺,不由得两腿发软,寸步难移,坐在岭上大哭,给家里人写信诀别并投书求救。该岭明清时才开始修建台阶。
在苍龙岭上回望北峰。此峰四面悬绝,上冠景云,下通地脉,巍然独秀,有若云台,因此得名。峰顶有道观真武宫。
据行家介绍,华岳仙掌最宜从远处观赏。入陕西眺望秦岭,首选看到的就是它,每适明朗的早晨,掌印如镀赤金,巍然矗立,光彩壮丽,观赏者无不叹为观止。登山途中在五云峰等处在可近观仙掌,但效果不如远观。
金锁关是华山登山道的枢纽,从此处均可到东、南、西、北、中诸峰。
下午四点终于到达第一天的目的地——西峰。爬了一天的山,登临此处顿时感到灵台清明,倦意全无。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远眺南峰上隐藏在松林中的一座道观。
翠云宫又称西峰大殿,我当晚就在西峰上的这座道观中留宿。比尔·波特在《空谷幽兰》中记载:1989年他来到这里寻访了薛道长。当时薛道长在此观中已修行了四十五年。比尔·波特到来之前不久,薛道长的同门苏道长由于不满游客的纷扰,带着一名弟子到了华山更为隐秘之所——大上方去修行了。
落日熔金,暮霭沉沉,同心锁上刻满心愿,这里是华山西峰的黄昏。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日出后光柱射向的是潼关方向,照亮了山河表里潼关路。
华山绝顶。李白当年在此处写到: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隐者之遗迹。古代隐士们就是穿过这样的洞口盘坐在绝壁之上修行。
遗世独立,出落凡尘。下山前回望西峰,华山之行就此结束。
这正是:
两仪化形九阳冲,紫气东来道法融。
负阴抱阳知是谁,陶然独倚华山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