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大地》,想起了父亲。有时候,走在茫茫人海中,想回头看他一眼,却发现隔着万水千山,多少次,想说出那三个字,矜持总是赶跑了勇气,哪怕是,“这刻在望着父亲笑容时,竟不知不觉的无言,让日落暮色渗满泪眼......”,年少不解曲中意,听懂已是歌中人。一不小心,打翻了尘封的记忆,往事喷薄而出。
“80后”的我,赶上了一个好时代。那时全国上下百业待兴,生机盎然,机会不经意间,就会垂青于那些敢闯爱拼的人,在我眼里,父亲不愧是那个时代的“弄潮儿”。跟许多背井离乡,抛妻弃子,只为一夜暴富而义无反顾埋头扎进“特区”的同龄人不同,他果断以家为“根据地”,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养生猪、做家具、碾薯粉、开小卖铺 ......用现在的话说,他简直是个如假包换的“实业家”,同时又是个不折不扣的“拼命三郎”,对于这些他为之奋斗的基业,日未出已作,日落下不止,终究是用勤劳的双手,逐渐摆脱了困窘,创造了富余的生活条件,他是当之无愧的“超级英雄”。
时光如水,静静地流淌着,生活却如天上的云朵,稍不留神就被现实捏成了你所意想不到的形状。90年代,对于一个习惯了乡村生活节奏的家庭而言,突然“闯入”了百多公里外的县城,这种既兴奋又紧张的感觉,裹挟着我们,小心翼翼地向前走着,而这,又是父亲下了巨大的勇气,在我们的人生画卷中,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多少年来,我都没有停止过对这一变故的思考,也许吧,以目前的境况来看,当时的地铁,应该算是一列开往春天的地铁,只不过在尽情享受春暖花开、姹紫嫣红的美景前,总不免要穿行于漆黑阴冷的隧道里,经历一番“寒彻苦”。失业、婚变、叛逆......但父亲仍以微薄的薪水,用坚强的臂膀,将我们高高举起,“只要你们肯读书,哪怕砸锅卖铁,都要供你们两兄弟上大学”,这句朴实的话,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永远挥之不去。只可惜年少我们,却辜负了父亲的殷切期望,我的学习成绩平平,上不了台面,成不了大器,而迷恋足球的弟弟,差点荒废了学业,父亲为了挽留,半夜提着水果礼品,低声下气登门拜访,只求班主任网开一面......他的坚强,隐忍,乐观,支撑着眼看着要塌下的天空,屹立不倒,他是名副其实的“顶梁柱”。
迈进了千禧之年,总有一些惊喜不期而遇。命运的地铁还在时光的隧道中,轰然前行,但动荡的生活,慢慢趋于平缓。父亲早已离开了破碎的家,在外为生计奔波劳碌,后来,他有了自己的新家,有了他的第三个孩子,而我和弟弟,在学业这条路上,跌跌撞撞,以不好不坏的成绩,顺利通过了中考上了高中。高中学习任务重,但生活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对于一个落魄的家庭而言,要供养这两个正在长身体的男孩,负担确实不轻,但他仍然默默承受着一切,在烈日下挥洒着汗水,用双肩扛起我们的梦想。那时候,我们才慢慢体会到“莫欺负少年穷”这句话的真谛,弟弟逐渐“改邪归正”,全身心扑入学习中,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的重点大学,而愚笨如我,经历两次高考后才勉强去江西就读二本。这一切的一切,父亲都看在眼里,他一直信奉的“棍棒下出孝子”的传统教育理念,不知道什么时候变了,相对于以前那种“打得皮开肉绽”的体罚,变成了开始跟我们举例子、摆事实、讲道理,使我们如醍醐灌顶,受益终生。后来,我们兄弟俩相继离开家乡外出求学,我比较幸运,在去江西的路上,他的“保驾护航”让我安全抵达,看他离开的背影,我发现自己才真正读懂了朱自清笔下的父爱,他是一座值得依靠的“大山”。
近十年来的生活,就像是打翻了巨大的万花筒,彩色黑白,倾泻而来,让人目不暇接。年未及半百的母亲,溘然长逝一个月后,我可爱的女儿呱呱坠地,人世间最大的悲欢离合,也莫过于此吧。父亲大部分还是一如既往地沉默寡言,但我能感受到他的感受,彼此无语,心照不宣。眼看着他的两个儿子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散落天涯,每念及此,他应该会辗转难眠吧,他用半辈子的辛劳,成全了我们的远走高飞,却留给自己一个孤独的身影,于是他把新的希望寄托在了最小的弟弟身上,不求他出人头地,只求健康陪伴左右,但老天似乎习惯了跟他开玩笑,几年前弟弟患了病,他四处奔走,求医问药,白了头、瘦了身、疲了筋骨,但精神不垮,他就像一根百折不挠的钢筋,无问西东,永不言弃。犹记得去年在八达岭长城,年迈的他,一口气攀登到顶峰,年轻的我们,都自愧弗如。他平时话虽不多,但总是用实在的行动,来抵抗命运的冲击,从而坚强地迈过一道又一道高坎。当然,生活里也不只是灰白色调,也有五彩斑斓。我成家六年后,弟弟在老家举办婚礼,多亏他鞍前马后,冲锋陷阵,辛苦自然不在话下,汗水当然没有少流,尽管如此,我们却看到了他多年来未曾有过的发自肺腑的笑容,婚礼现场上,我忍不住热泪盈眶,父亲总算完成了他的一个心愿,或许对他而言,那一刻,他所遭受的所有苦难,都融化在他的笑容里了,在我们眼中,他永远是独当一面的“守护神”。
无论走得多远,他都是我们的指路明灯,哪怕飞得再高,线的那头,他总在牵着,唯独我离别,无法慰亲旁,轻弹曲韵梦中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