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偷懒,却难得遇上了失眠,还伴随了过敏,睡觉已是有些困难,于是爬起来把这个早已构思好了的文章写出来吧。
我记得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说法:如果把人生比作前世今生的话,那么四十岁左右是个分水岭。佛家说,行善积德可以改命。所以便也有了四十岁以前的善良可以修来四十岁以后的福气的说法。
我虽然信佛,但对于这个靠“行善积德改命”的结论甚为怀疑,这或许是现代人的通病,对于自己看得见的才会相信,看不见的只能心存疑虑。是否有前世?前世如何,后世又能怎样?无论怎样都不如过好当下的日子。
曾经经历的生死别离、看到的生命逝去、从有到空的历程,让我对生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更不敢藐视自己的生命。最悲惨的时候,我只是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多么艰难,我都要重建自己的家园。即使是最难过悲伤的时候,我也希望当我的生命走向终结时,可以含笑离开,而不是空有一世的遗憾。或许正是因为有着这种明确的对自己的期许,我才能坚持到现在,并且在越来越好的路上行走。
曾经看过一个案例:一中年女性,离婚两次都是因为家暴,到第三段婚姻时,男方是个老实人,想着这次肯定不会被家暴,结果当这位女性再一次被家暴后,所有亲朋都疑惑了,怎么可能呢?后来男方很委屈的道来原因,两口子吵架,本来就是普通的吵架,结果女方歇斯底里就开始喊,“你打呀,你要不打,你都不是男人......”男方说,我是不想打,可是叫她逼得不打都不行似的。后来才知道,这位女性的原生家庭就有着家暴的行为,以至于成年乃至中年后,在她潜意识里都有着被家暴的恐惧,且不论第一第二任丈夫的家暴行为的具体因由,但经历过两次家暴婚姻后的第三次,在这位女性的眼里,家暴成了婚姻的附属品,也就是说,她已经形成了她的固定思维——家暴婚姻,逃离不了的恐惧!
其实从这个例子里,可以看出,这位中年女性未必不善良,但之所以过的不好的原因在于她的思维,这也是我一直希望解决的很多人的问题:如何通过改善思维,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以我自己为例,我是经历过命运伤害的人,之所以能一直坚持美好,坚持自己的信念,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一直在吸纳知识,通过对知识的深度思考和分析,来改善、修复和开阔过去被伤害过的狭隘的思维模式。我一直以一种开放性的包容的思维模式来接受新的认知和体悟,正因为如此,我的能量越来越强大,思维也越来越灵活,虽然现在并不是最好的生命状态,但我相信未来只会越来越好。
只有人是能够思想的生物,所以人可以成为无限的自我,这个自我,完全是自己的思维模式来决定的,当思维模式可以按自己的意志来开放吸纳更多的知识时,现在时就与过去时完全发生了分离,未来时也与现在时截然不同,所以过去的思维不可用于现在,更不可用于将来,一旦用了,那只能代表了僵化和衰老。
人的衰老其实是从思维开始的,无论行为上怎样的养老模式那都不代表衰老,只有思维成为不可塑的僵化时,人便真的老了,因为闭塞,也因为离不开过去的经验。
走出过去,是很多人的愿望,怎么走出去?最简单最基本的就是打开思维,多接收外部信息,内化为自己的能量,只要还能内化能量,不按旧的经验故事来左右自己的思维,做到真正的开放和包容,那么衰老总是有些遥远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年纪大的人总爱和年轻人在一起的原因,因为年轻人的活力能带动上了年纪的人的思维。
在人生这条路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个性,有的好面,有的要强,其实都没问题,问题在于,你和谁要面?你和谁要强?你是你自己的一切,缺什么就想要什么,其实真正应该向自己要。
我以前是自尊心比较强的人,但最近我忽然想,失去的那些自尊失去就失去了吧。我的感悟是,当一个人已经强大到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时,这个人也已经没有在乎别人的必要了,这或许也是禅的精神——成为完整的自我,并逐渐的成为无我。
面子和里子都是自己给予自己的,其实和别人真没啥关系。
不想重复错误的人生,就必须建立新的认知及新的思维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走出旧世界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苦难总能改变人的原因。没有经历过苦难,思维故步自封,却又总是想着改变别人。
这个世界,最难得是改变别人,最容易的是改变自己。
我总是改变着自己,并不想改变任何人。
生命的这场行走,走的其实就是思维及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