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金丝楠心
有一次,我在一个店里吃东西,视角正好落在斜对面的年轻人身上,那一个很漂亮穿着讲究、身材高挑的女孩子和一个看上去矮小又不怎么帅的男孩,我观察到男生目不转睛地盯着女孩,女孩一边吃东西一边看手机,偶尔抬头和男孩说几句话,两人关系看上去十分像男女朋友。这个场面勾起我的八卦心,假如我的猜想是对的,真的很想知道女孩如何和那男孩子看对眼的。后来我看到:原来那男孩是个女生,只是穿着和举止是男孩,做着照顾女生的事,如果我没猜错,那是一对女同志。
牛津大学用中性词ze代替he、she,不说男,也不说女,在公开场合,老师尽可能用ze来称呼学生,少用he、she来称呼,是为了保护“不男不女”的中性人,如此,中性人有了非常文明和得体的称呼。假如ze能够进入字典里作为一个常用词存在,我想这是人类文明中一个进步,这个称呼背后有着很大的心理能量。不知道你怎么看?现在我想说说我怎么看。
首先是看见。
自古以来,人类性别就是男女。现实中却一直存在同性恋和双性恋的群体,并且这个群体随着社会的接纳度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敢于表达自己的取向。在中国也有这样一个群体很含蓄地存在着。他们有个合适的称呼,意味着他们被充分看见,社会有了高一层的心理空间和尊重。
心理学中有一个词叫选择性注意,意思是人的大脑注意会选择对自己有利或熟悉的。我们选择接受男女两个性别,对处于两者之间或性别不明的人和行为就有了是非之分,非黑即白。可是并不决定着所有的人只会在这两个性别之中,中性人一直都存在。心理大师荣格对心理学巨大贡献之一是:他说在男人身躯里,其实生存着阴柔的女性原型意象,称为“阿尼玛”。在女人的灵魂中,也存在着男性的原型意象,叫“阿尼姆斯”。也就是说,在男人身上会有女性的气质,在女人身上会有男性气质,每个人都雌雄同体。
每个人对性别的认识和行为都由抚养者和成长环境教化而来(注:本篇不谈天生因素)。“娘娘腔”由环境将他作女孩养育,“假小子”由环境将她作男孩养育,家庭认同什么,孩子就会成为什么。这不是成为中性人的唯一原因,但从人的成长历程来说,家庭是根源。养育者的性别认同和行为训练很直接强化一个人身上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在家庭关系中,父母角色错位也会让孩子身上的男女力量呈现比重发生错位,长大后性别取向或恋爱观没有按传统中“正常”的取向,那也是教育的因果关系罢了。它需要被看见,用词ze的出现表明社会这个存在正在走向阳光底下。
其次尊重。
使用ze这个词,我认为还包含着另一个强大的心理力量叫尊重。尊重个体作为一个人可以有TA自己的选择,尽管这个选择与社会主流不同,但依然属于个体作为一个人的自我选择。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的异类行为,从接纳到尊重,是心理弹性不断增强。还有另一层深层的意思是:尊重独立的个体及其背后抚养的家庭。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产物,家庭是孩子的因,孩子的行为是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的果。父母种下什么种子,结果就成什么。
曾经有位妈妈怀疑自己的儿子有同性恋倾向,儿子成年后,打扮举止越来越女人化,而且有了一位很酷的个性化十足的男友。这位母亲操碎了心都无法阻止儿子的行为。后来我了解到这位母亲在儿子整个成长过程中都灌输一个认知:你爸不顶用,你不要成为你爸那样的男人,要做一个能干的男人。儿子说觉得自己也成不了有用能干的男人,好累,比较向往做女人。我告诉这位妈妈:先要学会尊重自己种下的因,孩子只不过是她自己教育的果,抓住果不放手,拼命和果对抗,是不断地强化果,凡有对抗就无法解决问题。后来她说想明白了,她最不能接受的还不是儿子现在的行为,是觉得自己花了二十多年的心血去教育孩子,为他付出那么多,结果不好,很难接受的是自己得到这样的结果,她接受不了自己,没法尊重自己。
显然,尊重是需要强大的心理力量。人们习惯于用主流文化来判断一个人存在的价值。尊重代表一个人的意识层次,也暗示一个人或一个社会文化的心理接纳能力。从这点来说,用ze代替he、she,是对人性的尊重和保护。人生有些事情真的需要:允许一切如其所是。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