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女孩,上高一,初三成绩特别好,到高一落差特别大,退步好几百名,学习没有动力,家长说什么也不听,家长也帮不上忙。
妈妈还特别害怕孩子回来给自己说一些不开心的事,孩子回来总是说老师怎样了,同学们怎样了,自己的成绩又怎样了,总之各种的不开心。
爸爸给孩子之间原来关系不好,现在也正在改变,可孩子感觉到家长假惺惺的,孩子在家感觉可别扭、不舒服。
妈妈寻求支持,这种情况该怎样引导孩子?
院长先问妈妈几个问题:
①孩子说感觉你们假惺惺的,你听到这话什么感觉?妈妈说:我心里可不舒服。院长说:孩子说这话时,她心里也不舒服也很难过。
②孩子给你说学校里不开心的事,你就害怕回避,他需要你帮助时你帮不上她,也解决不了他的问题,同时你还要求他要有足够的学习动力,要进步,要努力,你觉得你的要求合理吗?不合理。你觉得孩子开心吗?不开心。
③当孩子希望得到你的帮助的时候,你帮不上他,你反而要求他能做到你的要求,你觉得如果是你,你能做到吗?做不到。你都做不到,你还要求孩子做到,他就能做到吗?做不到。
④你家有三个孩子,你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你觉得累不累?当你累的时候是谁给你支持和帮助,让你不那么累?
妈妈说:没有人支持我,我都是一个人扛着。
没有人支持到你,你内心得不到支持,没有能量,是一个有匮乏感的妈妈,所以你也支持不到孩子,其实你和孩子活得都很累。
具体该怎么做呢?
①你要与老公建立夫妻统一战线,共同养育孩子,经营家庭。
找老公谈谈,不是教育他,也不是给他怼架 ,你的起心动念,发自内心的需要他的支持与帮助,要不然你家三个孩子长大以后都辛苦,大了问题多着呢。
②提高应对孩子问题的能力,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比如:孩子回来给你说:某个老师或者某个同学可恶心人了,怎样怎样怎样,你就听着,多听少说,让孩子得吧得吧说完后 。你再说:乖,你说完了,我也听完了,就这件事情你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哪怕他很极端的说:我就想打死他 ,或者我就想找人打他,你会怎样说?
妈妈说:那不能打架呀,打架是犯法的呀,要追究责任的呀,要罚款要坐牢的呀等等。
你其实应该这样说:乖,打他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那你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引导孩子再说几个方法,当孩子说完你让孩子从中挑选一个最好的方法,相信大部分孩子都不会选择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他只是在情绪头上。
③再比如当孩子回来跟你说:妈 ,物理我啥都不会。你怎么说?妈妈说:那你不会我也不会呀,你不会你上课多认真听听白。
你应该说:乖,物理不会,不是物理难,也不是你笨,而是咱没有找到学习物理的良好的方法,学习每一学科都有每一学科的方法,咱找人教教咱呗。
④院长还建议把两个小的交给其他人带,专门带老大,而且让孩子看到和告诉孩子妈妈的尽力做一个好妈妈,你也得做一个好女儿。妈妈说:老大女儿从小被惯的不心疼我们。
培养一个心疼你的孩子比培养一个成绩好的孩子更重要。就像有些孩子智商高,成绩好,考的也特别优异,但不心疼爹妈,现在社会有多少这样的白眼狼,父母在晚年也很不幸。
孩子月考成绩不理想,特别失落,不开心,在家乱发脾气,妈妈说没关系,孩子也不理睬,又哭又闹的,妈妈不知道该怎么引导了。
①首先他发脾气就让他发脾气,温和而坚定的告诉他不开心了,想耍你就耍吧,耍完后喝杯开水过来找妈妈。就这事妈妈想跟你谈谈,你愿意吗?如果他愿意,妈妈就谈。不愿意了,让他继续再难受一会儿,在自己的情绪里多待一会儿。
②当孩子平静之后,妈妈可以引导他把上一次的各科成绩写出来,这一次考试的各科成绩也写出来,哪怕只有一科进步,哪怕只有一分进步,也要找到他进步的地方,给予认可和肯定,家长不要贪得无厌,一定要关注正向,关注孩子进步的每一小步,让他看到他的价值所在,而不会全盘去否定自己。(考多考少已成定局,再说也改变不了了,那最关键的是树立孩子信心,一旦孩子失去信心了,那成绩想再好就难了。)
③然后再让孩子写出你下一次准备考多少,比如孩子这一次考50,下一次做准备考55,作为家长你同意吗?有的家长就会不知足,怎么只考55呢?最少要考60啊,或者说你都应该考80,如果家长这样说孩子又会被挫败了,因为下一次还没到来,他这一次刚经历过失败,他能保证下一次就考好吗?所以哪怕他写55分家长也要同意呀,不贪得无厌,只要孩子还愿意学,成绩就可以一点一点的进步。
④然后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研究研究,怎样考到下一次的目标55分,这样就把他从发脾气宣泄情绪拉到分析试卷,分析问题,怎样提高成绩上。
这才是咱的目的所在,也是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家长一定要自己知道自己的劲儿往哪使,要有方法,有策略,按流程来。
同时劝慰一些对孩子成绩特别焦虑的家长们,考试只是一个过程,只是对孩子上一段学习的总结,同时也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家长不要只定的成绩或喜或悲,而要关注到孩子已经掌握的地方和哪些需要掌握的地方,把考好的当成我们的收获,把考不好的当成我们有待提高的地方。
如果家长对待成绩淡定了,孩子也不会过分焦虑,孩子对成绩的过多焦虑,大多都是家长或老师焦虑的传染。
总之,一个孩子在学习生涯中将会面对无数次的考试,我们作为家长要正确的面对考试,对分数要淡定,对题目要重视,对孩子的心理要关注,对孩子的引导要积极、正向、长远。
20211111叶雪白每日一省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