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3篇文字记录本书,此为第2篇。
或许你可以带着如下的思考阅读本文或原书第二章:
1、什么是异化的沟通方式?
2、所有的评判都是我们未被满足的需要的表达,为什么会这么说?
3、我们的暴力主要来源于什么?
异化的沟通方式
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作者问的一个问题: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答案是“异化的沟通方式”,包括道德评判、比较、回避责任和强人所难,这些表达方式仅仅为了满足某种要求,却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
1、道德评判
如果同事比你更关系细节,他就是“强迫症”。反之,如果你更在乎细节,他就是“粗心大意”。当别人要求我们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时,我们会不会脱口而出(或心里想)“你太过分了”,类似的口头禅还有“你真自私”、“你太粗心了”。
人们习惯于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他人,因为他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成长的经历塑造了个人价值观,所以每个人的价值观可能都不同。不要误以为自己掌握道德标准,将个人价值判断表现为道德评判,混为一谈。
应该怎么做呢?
当你看到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行为时,请直接说出自己的价值观,同时不会指责他人。
例如,面对暴力事件,你有两个表达方式:
表达一:暴力是不好的,杀人者是邪恶的。
表达二:对于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我很担心;我主张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冲突。
相信你已感受到其中的不同。第一种就是道德评判,使用越多,暴力事件反而会越频繁;第二种则是用爱的语言直接表达自己的价值判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是的,价值判断在传达着一个信息:怎样才能最好的满足你的生命需要。卢森堡博士认为:道德评判暗含着人们的价值观和需要,但它是一个不好的表达方式,只会招来敌意,让你的愿望更难满足。
在道德与不道德的区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将在那里见。——诗人 鲁米
2、进行比较
如果真的想过上悲惨的生活,就去与他人做比较。——丹·格林伯格《让自己过上悲惨生活》
3、回避责任
我们对自己的负责,不论是是行动、思想还是情感。当你使用“不得不”、“你让我”这些词时不过是在回避个人责任,也忽视了自己情感的内在根源。
维克多·弗兰克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他在著作《活出生命的意义》中说: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勇敢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并承担结果,做自己的主人。世界上没有不得不做的事,那只是你权衡利弊之后的选择。
4、强人所难
位高者(领导、师长、父母……)提出的要求往往暗含着威胁:如果不配合,你就会受到某种惩罚。也许你觉得自以为是提出请求,但可能因为没有掌握请求的关键特质(将在第6篇详述)而变成了命令,命令只会带来一时的妥协和最终的反抗,还有心灵的隔阂。
语言常常让我们陷于是非,如果我们能对照书中内容分析自己的语言是否有卢森堡博士说的“异化”或者“暴力”,然后不断改进提升,从而掌握“非暴力沟通”,那时我们便可以“逐渐褪去隐蔽的精神暴力”,自然流露内心的爱而滋养我们的生命。
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和需要,将责任归于对方,评定是非。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应在每一个当下好好观察自己的情绪,思考它产生的内在根源是什么?表达着怎样的感受和需要?
下一篇:区分观察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