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失其鲸
现在,你充满了悲伤,痛苦;现在,你别让这些悲伤痛苦消失,也别丧失你感受到的快乐。by 波曼先生
远洋的奥利弗挂掉电话之后,艾利欧情不自禁地留下眼泪。他第一次体会到深情剥离的感受,是那么痛苦。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打击不期而至,艾利欧倔强的自恋就这样被磨平了一半。青春期的人们都有过这样的失落,而其中早熟的人会尤其痛苦。失去平息躁动便是这部电影的前提。而艾利欧第一次失去爱人,又让我重新开始感受宝玉失去秦钟的哀伤。
对宝玉来说,《红楼梦》是一个自己不断失去却又无可奈何的故事。而其中,秦钟(字鲸卿)是他失去的第一个有亲密关系的人。秦钟死后,曹雪芹对宝玉的表现只有一段话:
话说秦钟既死,宝玉痛哭不已,李贵等好容易劝解半日方住,归时犹是凄恻哀痛。贾母帮了几十两银子,外又另备奠仪,宝玉去吊纸。七日后便送殡掩埋了,别无述记。只有宝玉日日思慕感悼,然亦无可如何了。
虽然字数不多,但已经写得宝玉无法更哀伤了。宝玉失鲸跟艾利欧失去奥利弗都是青春期的自恋第一次遭受巨大打击。处于这个时期的少年,只有些微的男女分别观念,他们分外迷恋美丽的事物,也是满足自我的认知,是可以不论男女的。
但艾利欧比宝玉幸运多了,因为他有理解自己的父母。爸爸告诉他:“为了快速愈合,我们从自己身上剥夺了太多的东西,以致在三十岁时,自己的感情就已破产。每开始一段新的感情,我们能给予的便更少······你别让这些悲伤痛苦消失,也别丧失你感受到的快乐。”可以想象艾利欧会因为父亲这段话得到多大的启发。
而宝玉,则只能自己独自消化这份悲痛,我们在七十七回晴雯死后再次见到宝玉的这种悲伤,这时他会以《芙蓉女儿诔》来排遣自己心中巨大的悲伤与愤懑。索性宝玉毕竟不同常人,他每爱一个人都能付出十分。然而也伤得更深,所以陷入了“真假颠倒”的混乱中。
原著中艾利欧与奥利弗错过了将近二十年后终于再次相遇;而宝玉,可能在家破人亡不知多久之后,才最终重遇自己的另一个知己史湘云,应验“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的谶语。
花与蝶
艾利欧含苞待放,奥利弗就像一只翩翩而来的蝴蝶,落在了他的生活中。就像宝玉等来秦钟那样。这时的两人,存着自我永恒的潜意识,所以一旦邂逅了奥利弗和秦钟这样美丽的偶然,就会想要占据己有。但蝴蝶的停伫是短暂的,终将离花而去。
这两组人的相遇是何其相似。艾利欧从楼上望见远道而来的奥利弗,身边的莫力扎说:“他看起来很自信。”艾利欧有点恼火、嫉妒,因为这是自己缺乏的品质,之后他总想惹怒奥利弗。而宝玉第一次见到秦钟,也是被比了下去的。书中写道:
(秦钟)较宝玉略瘦些,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在宝玉之上,只是怯怯羞羞,有女儿之态,腼腆含糊,慢向凤姐作揖问好。凤姐喜的先推宝玉,笑道:「比下去了!」
那宝玉自见了秦钟的人品出众,心中似有所失,痴了半日,自己心中又起了呆意,乃自思道:「天下竟有这等人物!如今看来,我竟成了泥猪癞狗了。」
甚至连对方的反应也是一样的。奥利弗接纳了艾利欧之后,告诉艾利欧我之前暗示过你,但你你没有回应。艾利欧问什么时候?奥利弗告说是我邀请你打球那次。原来奥利弗早就看中了艾利欧。而秦钟见宝玉又是作何反应呢?书中写道:
果然这宝玉怨不得人溺爱他。可恨我偏生于清寒之家,不能与他耳鬓交接,可知『贫窭』二字限人,亦世间之大不快事。
艾利欧与宝玉因为自身家庭与教养的缘故,都太过早熟了。艾利欧早早地忧郁了,成天拿着诗集看来看去。诸子经书,宝玉唯独推崇《庄子》。两个人都太过聪明,所以忧愁太多。
两组人分手的情况也是大同小异。奥利弗在电话里告诉艾利欧,自己在父亲的要求下要结婚了,他是不敢告诉爸爸自己有同性恋人这件事的。而秦钟,也因为与智能儿私会之事被父亲秦业发现,棒打鸳鸯散。甚至为此事,家破人亡。
但面对情欲,艾利欧与宝玉的表现又是不同的。
艾利欧握蜜桃自慰,却阻止奥利弗舔舐蜜桃,觉得这是对自己的羞辱,因为蜜桃里的东西是肮脏的,艾利欧因为发情而感到愧疚,他对自己的感情不自信,所以看到奥利弗与别的女孩儿在一起会生气,但又与莫力扎做爱了,他的感情有时被性别左右了。
而《红楼梦》里,宝玉和小说里其他人类似的行为,都表明他们的情欲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公子们看见美丽的男人或女人,不分性别都会想占有。宝玉知晓秦钟与小和尚智能儿早有熟情,非但不嫉妒,反而借此捉弄秦钟。
宝玉笑道:「你别弄鬼,那一日在老太太屋里,一个人没有,你搂着他作什么?这会子还哄我。」
秦钟笑道:「这可是没有的话。」
宝玉笑道:「有没有也不管你,你只叫住他倒碗茶来我吃,就丢开手。」
秦钟笑道:「这又奇了,你叫他倒去,还怕他不倒?何必要我说呢。」
宝玉道:「我叫他倒的是无情意的,不及你叫他倒的是有情意的。」
秦钟只得说道:「能儿,倒碗茶来给我。」
可见在这些公子心中,对龙阳之好是没有独占独属的观念的。小说里只有上层对下层施宠,可见这也是一种权力的异化影响。秦钟因宝玉而显贵,而和尚智能儿在秦钟面前却只能奉茶。年纪轻轻的北静王水溶,甫一见宝玉,又是赐圣物又是邀客,可以说有点失态了,未尝不存着这份心思。
但最终,宝玉在见秦钟最后一面时,却遭遇了背叛,秦钟临终时说:
(秦钟:)「怎么不肯早来?再迟一步也不能见了。」
宝玉忙携手垂泪道:「有什么话留下两句。」
秦钟道:「并无别话。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
功名是宝玉这辈子最厌恶的事儿,但此时他只能无言以对了。单就电影的情节而论,艾利欧听到了奥利弗的婚讯,是不是也有一种被背叛的感觉呢?
触碰一百五十年前的余温
小说带着一种19世纪50年代的唯美主义的遗风,从情感到意象上都非常类似。电影精彩地实现了这种优美,但是毕竟时代不同,两者的语境已经迥异了。
唯美主义的诗人们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难民,所以名为“唯美”,但实际上却是堕落颓废的生活造就了唯美的文风。概因在他们接受了正统古典美学教育的目光看来,当时的社会处处是丑恶。当以泉水、处女和神仙来荡涤心灵。《请》的语境——也就是当下——对我来说很难总结,但终究,它得到主流的认同。奥利弗不会像王尔德那样被道格拉斯的父亲贴上“鸡奸者”的标签。而艾利欧也得到父亲的宽容和支持。
唯美主义者的恋情基本都是很惨烈的。王尔德在《自深深处》里深深地反省了自己与道格拉斯的关系,认为极度迁就的感情毁灭了自己的艺术才情,也让自己陷入牢狱之灾。兰波非得被魏尔伦打上两枪才分道扬镳,从此自绝诗路,性情大变。
那个时候的艺术家们就是狂热地着迷于那种非理性的情绪,最终毁掉了生活。到了艾利欧这儿,已经不是为了反叛什么,他自己很清楚这种感情的由来。同性行为从非理性慢慢地回归到理性。
可以在艾利欧身上看到兰波的影子,两人的容颜有些相似,都是年纪轻轻就才情横溢,艾利欧是家庭幸福的兰波。感情之路也颇为类似,艾利欧与奥利弗是灵魂吸引,恰如魏尔伦被兰波的才情吸引从而抛弃家庭跟其私奔一般。不像王尔德与道格拉斯那样是单方面的索取。
艾利欧带着奥利弗来到阿尔卑斯山上的雪流下形成的湖中,浸凉的水包裹着两人的心思,艾利欧偷偷地告诉他自己会在湖里小便,一下让我想起兰波的诗:我温柔地撒尿,朝着棕色的天空,又高又远,并得到硕大的向日葵的赞同。多么狷介,艾利欧是无法做到兰波这样狂肆的。
唯美主义者是失怙的孤儿,中心失依的后果就是自我放逐,世纪病愈演愈烈,直到最后尼采说:“上帝死了。”尼采这里说的是“死”而不是“抛弃了我们”,可见其中的绝望与哀伤。这股浪潮甚至蔓延到中国,蔓延到郁达夫在《茫茫夜》里稍显青涩地写质夫为了快感拿针刺自己的脸,然后“对着了镜子里的面上的血珠,看看手帕上的腥红的血迹,闻闻那旧手帕和针子的香味,想想那手帕的主人公的态度,他觉得一种快感,把他的全身都浸遍了。”
王尔德47岁因脑膜炎死于巴黎孤独的寓所中,兰波39岁因为滑膜炎客死他乡,郁达夫49岁于苏门答腊丛林被日军杀害,而艾利欧则在而立之年,与奥利弗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