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开学不想上学?简单4招避免节后综合症

各位爸爸妈妈好,我是小管家。

元宵佳节一过,马上就要迎来了开学季。不少孩子因为在节日期间作息不规律,就很容易得“节后综合症”,不想要上学。

知识卡: 节后综合症是人们在大假之后出现的(特别是春节黄金周和国庆黄金周)的各种生理心理表现。如在节后的两三天里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神经性厌食、焦虑、神经衰弱等。

造成孩子不想上学的原因,是过节时家长放松了对孩子的管理。原本的生活方式变化过大,临近开学时难以迅速转变回来。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已经不想开学回学校,先别着急。小管家今天就和大家分享4个方法帮助孩子避免孩子节后综合症。

01

饮食、睡眠调整

首先,给孩子养成有规律的作息习惯,才是一劳永逸的“收心术”。而孩子最需要恢复的,就是规律的饮食和作息。

长假结束的前两天,可以提前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逐步减少孩子看电视、打游戏等玩乐的时间。白天可以适当增加宝宝的运动量,释放一下旺盛的精力,晚上累了,自然更容易睡着。

同时家长也尽量生活规律,早睡早起,孩子就有了好榜样,自然生活也会规律起来。甚至全家人可以一直约定生活作息表,共同完成,共同监督。

02

制定一个学期目标

长假结束前,家长可以多和孩子沟通,一起制定这个学期的目标,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制定一些有趣的目标。

比如“交到5个好朋友”、“看完10本绘本”,“认识20个汉字”,引导幼儿写出开学“军令状”。

家长也要当适当监督孩子的完成情况哦,毕竟孩子缺少一定的自制力。也可以增加一些奖励机制,来帮忙孩子更好地完成学期目标。

通过学期小目标孩子不仅知道下学期要完成什么,还可以吸引到对学校的兴趣呢,对学习生活充满期待呢。

03

多聊聊学校

在家的时候,家长就可以利用放假前学校发的通知和班级微信群,提醒孩子上学的时间、上学要准备的学具。还可以多和主班老师聊天,提前知道这学期大致的学习计划,给孩子补充一些必要的物品。

如果有机会,也可以让孩子提前和同学在一起去玩耍,将孩子有关学校的记忆“复苏”起来。这样做不仅丰富孩子假期的社交环境,还可以多给孩子培养友情的机会,等到去学校的时候孩子的抵抗心理就会下降。

总的来说,家长需要提前让孩子有个“要上学了”的概念,给孩子打好预防针,让他有一个接受和适应的过程。

04

开学后,设置“陪伴时间”

在孩子开学之后,孩子更需要家长的细心照顾。因为孩子脱离了家庭环境,到了一个群体环境,难免会有不适应的地方。

家长可以专门安排一个“陪伴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和孩子一起完成老师留的任务,与孩子聊一聊校园生活,并且引导孩子记录下发生的有趣的事。

家长的高关注和高反馈能给孩子一个暗示已经回归学习生活了,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END

假期综合症虽然不是生理疾病,但多少对孩子心理会产生不良影响,尤其在返校开学的这段时间。

在引导孩子收心的过程中,需要坚持耐心引导,孩子才能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如果你觉得今天的文章有用的话,欢迎转发到亲朋好友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