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看到一条打击我的信息:持续努力了好长一段时间的项目被PK掉了,心中的失落肯定是有的,但最近看到身边发生的各种事,发现,失败或许在好早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只是自己后知后觉了。
其一,大家对科研这件事的逐渐重视,让竞争更加的激烈了。
其二,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的正确面对,使得当问题堆积到一定的程度时,虽然已经不把问题当成问题了,但是问题它终究还是问题。
其三,在组队方面,始终不愿正面专家曾经提醒的问题,人员的组成更多想到如何去落实了,而没有想到如何争取立项成功。
其四,单元整体教学目前属于火热的话题,身边好多熟悉的人都在做这样的研究,如何在火热的研究中开辟一、两个点来进行深度的研究呢?课题的凝练是关键,解决真问题是本质,找好对接学校是途径,认真参与、提炼是有效方法,形成好的文本是效果的呈现。
基于此,如果还要改向,双减相关课题还可以冲刺一次,换汤——名字要改,基于学习路径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实践研究(今年又立项了一个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改为“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药可以不换,但是其中的关键词是要换的,核心概念是要换的。
此时此刻,技不如人是真的堆在面前无法不面对,但是此词中的技涵盖面有多广,与阅历相关太大。
以上,不带任何怨气,其中更多的是可以提醒自己,不要间歇,因为自己视同“鸡肋”的路径或许是好多人向往的路径;做一行厌一行容易,做一行爱一行太难,但成年人的世界里真的没有容易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