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电脑准备写一篇文。
几千个方块字在我的眼前晃来晃去,我得把它们一一抓取,有序地排列组合,码放在屏幕上。
大家知道码出一篇文字需要三个要素:
1)要表达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逻辑结构:先写啥后写啥,开头、中间和结尾
3)字、词、句的修饰,让文采飞扬起来
有了主题思想和结构的腹稿,就可以开始拽文字游戏了,填空一样不停地向后排着队。
思绪像要说话似地不断往外冒,这个时候用拼音输入法就会比较好,而用五笔等输入方法就得不停地拆开偏旁,再找最后的那一划。
组成文章的文字是沿着一条直线从左至右,一行一行地线性延长。英文等拉丁语系文字就是线性表音文字,在录入方面与口语高度吻合。
但在阅读时表音语系的文字就不如表意语系的文字好看,一维码的信息承载能力有限,同样的意思表达就需要更长的长度。
中文是属于表意语系的二维图形文字,输入的便易程度肯定不如英文快,跟随口语的思维模式也不顺畅。但中文的方块字的二维信息量大,所以在诗词等写作中就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汉字的数量有几万个,但常用的只有几千个。据说1000个汉字可以覆盖92%文章,2000个可以覆盖98%,3000个可以覆盖99%以上。
为了让读者好看易懂,尽量不要玩生僻字考验读者的文化水平,所以能玩转三千个方块字的排列组合,就可以驰骋在简书的舞台上了。
在表意和表音文字的基础上,柴门霍夫博士提出完全的拼音文字。28个字母的读音和书写完全的一致,逻辑上也非常的简洁,不知道为什么一百多年来就是推广不开。
我想这就是在文字后面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积淀,还有社会发展及科技的进步的影响。英美国家的实力使得英语在近现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想读科研类的文章不懂英语会非常麻烦。
最早从人类之间交流的需要出发,文字就是口语的书面记录,就是我们现在所用的白话文,所写即所说。封建社会的士大夫们吃饱了撑的硬是把文字给神秘化了,使之成为贵族独享的阳春白雪画符。现在经过不断的改革简化,让大家扫盲识字学文化,但简化的过程好像搞得有点乱。
在码字的过程中,汉字的主谓宾结构以及状语的前后置习惯与其它的语言不同,懂点英语的人容易乱套。文字的表述方式还是受母语思维影响和左右,刻意追求这些其实挺累的。
现在留学的人越来越多,文章中实在想不出准确的汉字表达时,很多人就只好夹带英文,感觉怪怪的。
懂计算机的人才也非常广泛,现代人如果不懂网络语言也看不明白一些文章了。网络新词层出不穷,这可能是一百多种输入法惹的祸,图方便直接回车,“赶脚”特别好。
大家对语法什么的也越来越不讲究了,能看懂就行,看不懂的时候也得假装懂,否则就out了。
碎片化时代,不要写太长的东西,1000多字就可以了。要适应智能手机的阅读,尽量多分段,最好一句话就是一段。中间再插个图,调节一下情绪。
最后再强调一下,核心是:主题、结构、技巧
码字就是这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