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家长群看到这样的言论,我有些隐隐担忧,开放日,家长进校,遇到校长骂自己的班级纪律最差,有家长就说孩子的天性如此,总不能要求个个呆若木鸡。呆若木鸡和规则意识的边界被模糊了。
学校不是释放天性的地方,是学习知识,养成规则意识的地方。我们经常抨击学校教育是批量化生产,流水线作业,把孩子的天性磨灭了。却不去想,孩子的天性是什么?
孩子的天性是他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表现出来的特质和习惯。包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模仿力强,情绪变化大等。
学校教育孩子们上课要遵守纪律,不要讲闲话,这不是限制他们的活泼好动。要求孩子们勤学善思,也是在顺应他们的好奇心发展。要求他们跟着老师走,也是在顺应他们的模仿力,要求他们不要随意打闹,有事跟老师家长讲,也是在教会他们控制情绪。
学校教育面对众多学子,无法做到一对一因材施教。但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定制了一些规矩,都是在培养孩子的规矩意识。毕竟走入社会,都被规矩限制。
可是,现在我们很多家长教育理念比老师还丰富,总觉得学校教育都是束缚,甚至有些理念早就被偷梁换柱,我们还在深信不疑。这样就造成两种局面,第一种,不接受老师,表面尊重老师,心里不配合,在学生面前就会表现出对老师的不信任,孩子被影响,自然很难信任老师。第二种就是这样直接在群里发言,让老师对孩子畏首畏尾,不敢管。但不管哪一种,最后买单的都是孩子。
教育有弊端,我们承认,但是出发点都是为了避免误入歧途。就像前不久有学校对学生搜身,很多人表示支持。有一小部分人跳出来说侵犯这个那个的。我们想一想前几年近几年的校园伤害事件,不少了,那些工具怎么带进去的?事情发生了,又来责怪学校管理不当。
借用网友一句话:每一项不可思议的规定背后,都有一个匪夷所思的教训。
说回这件事来吧,校长说这个班的纪律全校最差,作为家长,我第一时间的反应是担忧,我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会受到影响,我的孩子是没有纪律的一员,我该怎么办?我不想他成为不守规矩的孩子。他的天性是活泼好动,但是他一年级了,应该有基本的规则意识了。
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希望我的孩子有个好的环境,但是看到这样的言论,着实有些不安,希望是我杞人忧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