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我走向那座山。在夕阳的午后,在清晨的雾霭里。无须选择特别的日子,也不期待遇见大美的风景,简单的出发。
因为那是一座极普通的山,它没有在名山大川之列,也没有被多少人忆起,不巍峨不雄伟。然而生活在小城的人会记住它的名字——秀屏。
就如山的名字,透着婉约和秀丽,如一道秀美的屏风,安然立与小城的后方。
常常独自一人,或带着孩子或约上三五好友从山脚上到山顶,再从山顶下到山脚,通常会花上个把小时。
今晨,早早起床,和妞儿相约去看日出,去寻找夏日清凉。穿过茂密的柏树林,雾气蒙蒙,林中空翠湿人衣,沿途的台阶上爬满小蜗牛。
山中空旷的地方,有运动器械,方便人们锻炼。
山中有亭,可以随时休息。走走停停,留意沿途的风景。
不觉来到天池边。水至清而无鱼。生活里的烟火气是不可或缺的。
天池的水有些浑黄,泛着淡淡的世俗味,妞儿荡秋千,我坐在池边的光洁石头上静默,保洁的阿姨将上山人扔下袋子的面包和方便面渣等小零食撒入水中,瞬间鱼儿成群结队游来。全黄小鲤鱼,公主裙小粉鱼,圆乎乎身子的黑白条纹鱼,“一条全黑色的还没有来”,保洁阿姨自言自语。
大大小小的,鳍和身体的颜色各不相同。鱼儿们大张嘴巴,奔走相告,分享美味,自由而欢快的穿梭水中,水草投影下柔美的曲线,鱼儿机警,过路人的一声咳嗽,会瞬时掩藏,随即又潇洒探出脑袋。
匆忙又世俗的人们有了多么坚硬的外壳。鱼儿的机警,敏锐,灵动比雕塑的仙女更有魅力。
以水为师,“弱之胜强,柔之胜刚”。不妨也以鱼为师,以花为师,以万物为师,而照见生命。
我喜欢那些无言的生命,比如,山间路旁的野萝卜花,一丛丛,一簇簇,朴素的盛开在山野的角角落落。
茅草尖上晶莹剔透的露珠,映着晨光,闪动着七彩。
斜斜伸展枝条的最后一片叶子的毛毛虫的茧正在变蝴蝶。
像极野百合的山丹花,它拥有着自己的骄阳似火,热情奔放。
枝叶间蜘蛛的结网,丝丝细密,圆满有致,它真是一个伟大的设计师。
……
平时行走的过快,或急于去往山顶,而忽略了身边和眼前多少的美。妞儿牵着我的手,走的真慢。
对于身边的事物,我们常常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为急躁而看不到,而感觉不到。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能感受天地之美,其实是有福之人。
想起蒋勋讲过《美的觉醒》说:如果你能够在某一刻看到了天空的蓝的变化,如果你能够在某一刻听到风吹过树叶的声音……那你就是感受到了天下的大美,那对你的生命无比重要!
很庆幸,在这个普通的山上我看到了大美。
爬上山顶,雾失楼台,眼前只剩下一片乳白色。近在咫尺的高塔,淹没在雾色中,如梦幻仙境。
虽然没有看到一轮红日慢慢从东方升起,却毫不遗憾,当下最美,妞儿轻灵的如一只燕子。
下山,看到山腰的墓碑一排排,这里安眠着小城人的魂灵,面向汉江,面向苍莽的群山。
无端的敬畏和感恩这座极普通的叫秀屏的山。万千生灵生生不息,走向生命的最终也不过是一坯黄土一方小小墓碑,对于匆忙过客,谁又知晓谁是谁。
只有灵魂安歇在这里,飘游千里有所依,不再惧怕不再担忧,从容享受这座山的春花秋月,夏风冬雪;淡看山间的云卷云舒,每一个日子,普通平凡却有淡淡的欢喜。
这里便是最后的归宿了。想想,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