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学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基础上的。中医认为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即一个小天地,天地运行釉规律,有阴阳二气充斥其间并相互作用,天地间的万物有金木水火土五行组成,人体也不例外。大气中的阴阳五行变化出一年的四季和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一年大气所呈现的规律是春生、夏浮、秋降、冬沉,故春气属木、夏气属火、长夏属土,秋气属金,冬气属水。金木水火土是大气“圆运动”的物质载体,这就是中医“五行之气”的来源。
五行的相生相克,水能生木,木能生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金能生水,循环往复,以至无穷。金能克木,火能克金,水能克火,土能克水,木能克土。五行之气的相生相克,是中医学的生理、病理、医理所依据的理论根基。
中医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讲求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等方面。
整体观念就是指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中医将人体分为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胃、大肠、小肠、胆、三焦、膀胱)、五体(筋、脉、皮、骨、肉)、五官(口、鼻、耳、目、舌)、九窍(五官的七窍加前后阴二窍)。
辩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所谓“辩证”就是分析、辨别、认识疾病的证候,“论治”就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法则。中医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辩证观。西医是“辨病治病”“对症治疗”。中医中所讲的“寒热、虚实、表里、阴阳”的“八钢辩证”就是如此,而且治疗讲求标本兼治,不能只治疗表面的症相而部深究病根。
“以表知里”的诊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四种诊病方法。望诊、闻诊和切诊是医师运用视觉、听觉、嗅觉、与触觉来对病人进行诊察,而问诊是概括了病人的感觉及对疾病发生、发展的有关问题的叙述。透明之间只能相互补充,不能彼此取代。清代李延星对四诊合参作了非常详形象的比喻,他说“望闻问切,犹人犹四肢也。一肢废不成其为人,一诊缺不成其为医”。
中医养生的方法要求见养自我、养他人、养万物统一起来。药食同源,例如梨汁被称为“天生甘露饮”,甘蔗汁被称为“天生复脉汤”,西瓜汁被称为“天生白虎汤”。
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包含三层含义:一层是指人体在健康无病时,就要加强养生保健,并注意及时回避病气的侵害,主动预防疾病的发生,这是治未病的最高境界。二层是指人体即将耀发生疾病时,类似现在所说的亚健康状态,就要及早预防将要发生的疾病,采取有效措施阻止疾病的发生。三层是指疾病已经发生,要特别注意预先察知疾病发生的趋向,及早采取有效措施阻断疾病的深入发展,这时候的治未病主要是指“先安未病之地”,防止疾病进一步加重,同时采取措施促使疾病及早康复,使身体尽量恢复未病的状态。治未病包含了中医学丰富的预防学、养生保健学和康复学的思想和理论,至今仍不失其光辉。
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段:针灸,多用于中风偏瘫、风寒湿关节痛、感冒、头痛、失眠、牙痛、疝气等。
按摩适用于中风偏瘫、风寒湿关节痛、呃逆、呕吐、感冒、头痛、失眠、跌打损伤、牙痛、疝气等。
捏脊多用于小儿消化不良、腹泻、哮喘、神经症、腰脊痛、高血压、月经失调、痛经等。
刮痧适用于中暑痧症、感冒、急性胃肠炎、咽喉肿痛等。
火罐多用于感冒、哮喘、头痛、肌肉劳损风寒湿痹痛、虚寒腹痛、腹泻、急慢性扭挫伤、毒蛇咬伤等。
关于中药的一些小常识:
中药主要包括植物类药物、动物类药物和矿物类药物。
中药有“四气”之说,即有寒、热、温、凉四气,因此可以利用药物的寒热偏性来祛除导致身体生病的热邪、暑邪、寒邪等。如金银花、板蓝根、桑叶、菊花可以祛除圣体理治病的温邪,黄连、黄柏、黄芩可以祛除身体里的治病的热邪,干姜、肉桂、附子可以祛除寒邪。
中药含有辛、甘、苦、酸、咸五味。辛味解表、气滞血淤、风湿病等,如麻黄、桂枝。甘常用域补药中,如甘草。苦能泄能燥,泄针对气逆咳嗽、哮喘等,如杏仁、枇杷叶等,燥针对湿症,如黄柏、黄连。酸能收、能涩,针对滑脱不净的白带、遗精、遗尿等症,如五味子。咸主要能治疗肿瘤、结节、瘀血包块等,如穿山甲、水蛭、海带等。
解表药,代表药物麻黄、桂枝、荆芥、防风、薄荷、桑叶、菊花等。能疏散肌表,促使发汗。
泻下药,代表药物大黄、芒硝、番泻叶、火麻仁、牵牛子、甘遂等。能攻积逐水,引起腹泻,或润肠通便。
清热药,代表药物石膏、知母、栀子、丹皮、青葙子、生地、金银花、黄连、地皮骨等。以清解里热为主。
芳香化湿药,代表药物藿香、佩兰、厚朴、砂仁等,有芳香辟浊,化湿醒脾的作用。
利水渗湿药,代表药物茯苓、泽泻、车前子、木通等,主要功能是通利水道,渗出水湿。
祛风湿药,代表药物独活、秦芄、五加皮、威灵仙等,能祛除肌肉、经络的风湿之邪,解除痹痛。
温里药,代表药物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高良姜等,能温里祛寒,用以治疗里寒症。安神药,代表药物朱砂、磁石、龙骨、牡蛎等,主要功能是镇静安神。
理气或理血药,代表药物橘皮、青皮、木香、丹参、川芎、桃仁等,能调理气或血。
消导药,代表药物菜菔子、山楂、鸡内金、麦芽、谷芽等,能健运脾胃,促进消化,具有消导积滞作用。
止咳药,代表药物半夏、天南星、苏子、贝母、瓜萎、杏仁、枇杷叶等,主要作用是化痰,止咳平喘。
补虚药,代表药物人参、党参、黄芪、白术、鹿茸、杜仲、熟地黄、阿胶等,居于欧补虚扶正作用,治疗人体虚损不足。
中医学是一个博大而复杂的体系,我们普通可能无法深入了解更多。但了解一些必要的医学常识很有必要,对我们平常的生活保健预防疾病会有积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