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生活家李渔曾明确表示过,水仙是我的命,不让我买水仙,就是要了我的亲命。
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尽,迨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李渔老师命苦,没生在好年代,赶上好时候。
如果生在现在,且不说身为《闲情偶寄》《十二楼》《肉蒲团》等一系列畅销书作者的他,文字变现能力一定令张嘉佳、马伯庸一干小说大V退出一射之地不说,光说买水仙这事儿,有电商这个神存在,那用质簪珥而购之呢?
简单粗暴的说,少坐一趟滴滴,就有一大把一百枝鲜切花出来了。
最近在闲鱼上买了两次鲜切花版的水仙,第一次没经验(详见前一篇收花日记),买了15块钱50枝包邮的高价版。第二次好一点,货比三家之后入手100枝只花了20块钱,再一次以实力打脸的经历亲身证明了,正确的经验总是从惨痛的教训中得来的。
虽然购买过程微有波澜,但总体而言还是蛮惊喜的。
知道水仙也有鲜切花这事儿源起于网上闲逛,不得不说,大数据年代的电商平台都自带宝藏男孩属性,具体表现如果你在平台上某商家买了把腊梅花,它会接连不断的向你推送各种类似产品,比如水仙。
在现实的教育下,我刚知道原来水仙居然也能做成鲜切花,不是放在水钵里上面开花下面装蒜那样,就是简单粗暴的一枝一枝那种,到手后直接把绿油油的叶杆往瓶里插就可以坐等赏花了。想像下一大把插到瓶里的样子,而且100枝才卖20来块,100枝啊,光是想想就觉得自己很土豪了啊有木有。
不过且慢,在花钱这件事上吝啬如我,当然是不肯在消费主义面前老实就范的,比如说货比三家这种事是一定要办的。
就目前的情况看,某多的东西比某宝总是要便宜上一些。一模一样的产品,为什么会差一些呢,所谓差的一块两块的,不过就是那点子销售费用吧。比如说要开直通车,要各种钻云云。
而某多现在还在成长期,关健要先把盘子做大才能对得起美国股民与中国顾客,于是少了些套路,多了些真诚。我们每单省的那几块钱,也就是商家少承担的那点子销售费用罢了。
那么问题来了,有比某多更便宜的平台吗?热衷省钱如我,将目光转向闲鱼。
是的,没错,因为某宝一直想把闲鱼做起来,这上面是零投入的,既不用交平台方一分佣金那种。
用“水仙 鲜切花”的关键词试着一搜,居然还真有,看了几家的报价,比某多上又便宜个两三块,差额足够骑一次共享单车的了。
于是没二话,赶紧下单去吧。因为快递将停,生恐误了花期,先再三确认了有现货,马上发,才敢付款。毕竟漳州距北京有千里之远,路上便走了三天。
不过,之前的种种忧虑在收货以后统统打消了,在清水泡上少时便亭亭玉立、竞相绽放,争芳吐艳的水仙花自带治愈效果,而且这货还有一个重大加分项,比之常见的鲜切花如各种洋桔梗、康乃馨、月季(玫瑰)还多了增香属性。虽然花朵小些,但一瓶活色生香的水仙放在桌上令每日的工作都显得不再那么面目可憎起来。
于是,惊喜如我,赶紧又再接再厉的买了100枝,有前一次经验(主要是教训)垫底,这次认真考察分析了多个商家,选了一家100枝20元的,一番咨询后下单。因为节前快递多,走了四天才收到,不过开箱时惊见花花们齐齐整整的出现在眼前,一切忧虑皆做云散。
最后照例来点所谓的风险提示吧:
做为一个主打个人二手交易的平台,在闲鱼上找花贩下单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
所谓打一枪换一地方,每次换不同用户名,披个新马甲出来骗人什么的,都是常见现象。
这种问题,以前因为贪便宜在闲鱼上也没少遇上,而且相信以后还会有。可以说,闲鱼就是一个灰色地带。
所以,下单前看看用户注册时间,是不是那种才注册几小时的马甲号,有多少购买记录,以往订单评价何如,是不是好到一看就有假好评嫌疑,还是以往没什么销售记录,买家可能会成为小白鼠,都要考虑清楚。
另外,何时发货,出现问题是否可退款,主要是花花如有若干折损是否后期赔偿,还是直接在订单里多送两枝做折损补偿,亦或没有任何售后服务,都要提前问清楚,免得收货后货不对板自己吃亏。
总体来说,花花是美丽的,但卖花人的心灵未必,人家做的只是生意而已。这两年在买花过程中,经历过跑路、货不对板、各种瞒各种骗,真是难以尽言。
搞到最后,买花小白我有点惊讶的发现,买花可以变成一个探索发现的过程。看上去美艳动人的鲜花,背后可能会有各种欺骗、谎言、以及看不去不那么美好的东西。就像福尔摩斯评价那些稀世宝石背后尽是鲜血和惨案一样。
如果积极一些的想,我们也可从这些花花背后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下这个花花世界,了解一些美好背后的真相。
不过,现实的乐观主义者我现在只要是购买神异一点的花材,比如号称枯枝开花,枯木逢春的,都先告诫自己一下,这钱权当丢了,如果收到的只是一堆垃圾,咱可千万别生气。
是的,没错,因为在买花这件事上,真是已经吃过太多亏,上过太多当,尝过太多苦头了。于是我生生把买把花这么简单的购物变成了体验经济。
从某种角度说,我们买的不是花,嗯,是的,是经验教训,是人生经历啊。
不过,也正因为,这世上的坑实在太多了,既然躲不过,那就勇敢的迈过去好了。只是,迈过去的时候,要记得观赏下坑边的风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