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气温温差大,再加上抵抗力弱时,很容易就出现打喷嚏、流鼻水、喉咙痛、咳嗽、甚至高烧或全身酸痛等症状,多数民众常搞不清楚到底是感冒?还是流行性感冒?其实这两者之间还是有些不一样。
医师指出,在中医观点,感冒是风邪趁着人体虚弱时入侵的一种常见外感病,又称为伤风,通常由一般病毒引起,其症状相对较轻微,例如恶风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与喷嚏等症状,通常有充足休息与喝水,大概3至7天就会自然复原。
中医以祛散风寒为原则,用小青龙汤、麻黄汤与荆防败毒散等方来加减治疗,但免疫系统较弱者恢复后仍会再感染,尤其有过敏体质的人,容易外感风寒,若稍不注意就会得到,并不会永久免疫,且一年四季都可能会感冒。
流行性感冒主要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这类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存在许多类型,人们对此较无免疫能力,常引发大规模的流行。流感病毒常有起病急、传播快与发病率高的特性,若人体遭感染后,时常会伴随突然高烧、全身疲倦与关节酸痛等症状,如此具高度传染的疾病,在古代称为伤寒或瘟疫,治疗上需掌握因时因地因人的原则,来进行辨证论治。
医师指出,体虚的人最容易受到流感病毒的侵袭,其中以小孩和老人两大族群最需注意预防,建议每年可接种流感疫苗,平时加强体能锻炼,勤洗手,避免到人多或密闭空间,注意手部和个人衣物的杀菌消毒。饮食上多补充维他命B、C、蔬果类与水份;平时也可准备金银花、桑叶、鱼腥草与板蓝根等中药饮片,加水1000 CC煮沸或冲泡当茶喝,能提升免疫力与抗病毒力;另外,充足睡眠也不能少;当压力大时,抵抗力也会跟着下降,因此保持愉快心情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