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学校,让我再次读到于永正老师的书,让我再次品悟“大师”的精髓。
于老师说:“齐白石作画,在似与非似之间。这也是我的为师之道。太像老师,师生之间肯定有距离,太像上课,很可能“万马齐喑”,太像那么回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不要太像上课,老师在课堂上要少些包办,多些自主;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理性,多些情趣;多些随意,少些刻意;多从实际出发,少活在理念之中。让课堂教学生活化,游戏化,教学语言口语化,教学设计力求新颖,不断变化形式,努力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在“玩”中学,在“动”中学,在“快乐、轻松”中学。
不要太像老师,老师不要高高在上,不要摆架子,要把自己当成学生中的一员。讲课和学生谈话不倒背手。做值日把自己当做班级的一员,为学生做点事。课间和学生一起玩,一起演课本剧等。
张光鉴说:“要蹲下来看学生,老师要和学生相似,而不要要求学生和老师相似。”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自己曾是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老师。”第一次看到这两个人的话时,我不太明白,“为何老师要和学生相似而不要要求学生和老师相似”?看了于老师的书后,我开窍了,只有把自己置身于孩子当中才会更了解学生,只有了解他们,才能教好他们。
“不要太像老师,不要太像上课”,这让我想起2021年11月份,我们和钟主任去深圳龙华参加的全国首届语文主题学习“南方语文论坛“活动时观摩的一节名师的关于苏轼诗词教学的课例,课题是《月是空明之月,人是( )之人》。一上课,老师就让学生以“月是空明之月,人是( )之人”的句式作演讲,要说出填在小括号的词的理由,然后,老师极其自然地说:“这节课,我带同学们研究一个男人……”现在想想,她这一句话这种做法就不太像老师了。
不止这个,她整节课(应该有两个多小时)前后让学生以课题的句式演讲,中间各个环节也以学生为主体感悟苏轼这个男人的做法也不太像上课,给人感觉似乎是师生在聊天,又似乎不是,看上去整节课好像很简单,认真想想又可想到执教者备课是做足了复杂的准备的。
还有她请学生时而扮演苏轼的爱人,时而扮演苏轼的同事,感悟苏轼的为人的时候,跟于老师上《翠鸟》时的随和,入情有几份相似。整节课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耐人寻味,学生的状态自主积极轻松,时不时还会有笑声。这样的活动化情趣化的课堂,学生乐此不疲,老师久听不厌。
课后,有人说她的课就是带着一群学生爬山,还不觉得累;还有人说名师就是名师,越是看似简单又耐人寻味的课越不简单;专家点评时还用了“疯狂”两个字。“疯狂”是激情地投入,是大胆的创新。“这师,是师非师,这课,似课非课”,在这节课里,我看到了。
寒假我追了一部剧叫《我成了他的班主任》,女主莫默曾是一位特别调皮捣蛋的问题学生,后来遇到了一位男同学,在男同学的带领和引导下成为了一名老师,把一个高中最烂的班级带成了最优秀的班级的故事。这位老师很多时候都不太像老师。还有《做班主任真有意思》中的作者张玉石老师,经常给学生点外卖,学生都叫她张张,她也不太像老师。的确没错,往往那些不太像老师的老师才是真正的老师,才是成功的老师。
什么样的是太像,什么样的是不像,如何把握“太像”避免“不像”。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我们不是专家不是名师,或许我们做不了像于老师和那个英国吻猪的老师那样伟大那样成功的老师,或许我们在课上也可能没有那位“疯狂“的老师那样“疯狂”,或许我们也没有莫默和张张的亲和力。但如果我们随时能调整好自己的心境,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多置身于学生中,多在教学上花功夫,多关注关爱每一个学生,尽量把课堂游戏化、活动化、情趣化。我想我们也会是学生喜欢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