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下午考了一张语文试卷,周末在家里没事,细细批改,越改越无语。
古诗默写的第一小题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一个直接性默写,要求默写出“小桥流水人家”的上一句。学生都会背,但是等到默写在卷子上,就完全变了味。一个平素看起来很勤奋的女生,将“枯藤老树昏鸦”写成了“枯滕老书晕昏鸭”,让我差点没晕倒在卷子旁。第三小题是一个理解性默写,要求默写出王湾《次北固山下》中写潮水上涨的开阔景象的句子,学生居然默写成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根本就没有想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句诗本身就含有题干中的“潮”和“阔”字。
面对这些卷子,我在无语的同时也开始反思自己。本册书中共出现了12首古诗,我们在每学完一首之后,都要求背诵默写;昨天又利用三节课时间复习了这12首古诗。即使我们在这12首古诗上花费了如此多的时间,在考试时,学生仍然写得惨不忍睹,原因何在?
首先就是学生没有理解诗意。比如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意思就是“枯萎的藤蔓缠绕在古老的树干上,黄昏时分,乌鸦归巢。”如果学生理解了意思,就肯定不会把“老树”写成“老书”,把“昏鸦”写成“晕鸭”。那么,为什么我们在课堂上讲得很详细的一首诗,学生却完全不理解诗意呢?认真反思,觉得是我在讲诗的时候讲述太多,组织的学生自主实践活动太少。因为一节课45分钟要完成两首诗的教学任务,因此在讲这两首诗时,我总是担心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不成教学任务,就省略了学生的实践活动,而是以我的讲述为主。我自己一厢情愿的认为这些古诗语言浅显易懂,几乎不用我过多分析学生就应该能够理解,却忽略了我们班学生语文基础不好的学情。倘若在讲这首小令时,我能够用简笔画将这首小令的意象呈现在黑板上,并故意画错几处,让学生来纠错,或许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和记忆就会更加深刻。
古诗向来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倘若能将古诗鉴赏与画面还原结合起来,让学生用画配字的形式对古诗进行再创造,并尝试分析自己的创作意图,应该也是一种不错的古诗教学方式。
而在批改文言文和名著阅读题的时候,我发现了学生一个共通的特点,就是读题不认真,或者说是对语言的理解领悟能力不强。比如文言文考试的是《论语》,比较阅读是《后汉书王充传》,其中有一道题是这样问的:“两个语段都讲了关于学习的方法,二者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这个题干中已经明明白白的指出来,要学生分析两个语段中体现的学习方法的不同,但学生在回答的时候,却说一个讲的是学习方法,一个讲的是学习态度。
同样的错误也出现在名著阅读题中。这次的名著阅读考查的是《朝花夕拾》,题中这样问:“《朝花夕拾》为我们展示了鲁迅先生思想变化的轨迹,请你根据作品内容概括鲁迅先生在南京矿路学堂毕业后和在日本仙台学习时,分别做出了怎样的人生选择,并分别简述其原因。”如果学生对语言敏感的话,一下子就能够明白题干中两个“分别”意味着什么。但仍有不少学生只是回答了鲁迅在日本仙台学习时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却没有回答出鲁迅先生在南京矿路学堂毕业后决定学医的人生选择。
类似的错误,几乎每次考试都会出现在很多学生的身上。这让我开始反思学生们的阅读情况。我们班每天中午的12点半到一点是雷打不动的阅读时间,教室里安安静静的,看上去学生们都在专心阅读。但是,他们通过阅读提高了自己的什么能力呢?不得而知。尽管我一再向学生要求,应该告别浅阅读,学会深度阅读,学会精读精思。但是,离开老师的示范和一步一步的具体指导,所有的要求都只不过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已。
如何在名著阅读中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和鉴赏能力,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和领悟力,就让这两个问题成为我2019年的一个小课题吧,我会时时将这两个问题装在心中,不断去尝试,去探索,努力将这两个问号拉成一个感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