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人际交往的那个“尺度”、“界限”到底在哪?
为什么你好心帮了别人,反而让别人觉得很尴尬,好心办成了坏事?
为什么有的人只是一味找你要、要、要,看到这种人如狼似虎的眼神,你却只想躲、躲、躲?
为什么平时默默无闻给你支持的人,你会将他记在心里非常重要的位置,总想和他成为朋友?
怎么样让别人帮你帮得心甘情愿,心中充满痛快?
把握好人际交往的尺度,看起来好像真的很难。
01 好心帮倒忙的人,并不少
又要说到群管理员朋友阿华了,他真的对我很好,帮我建立公众号,帮我建免费写作群,还常和群友积极互动,我对他一直都心存感激!
当他帮我,我无以回报的时候,会打赏给他一个小小的红包,可他居然死活不接。
我这里抖出这个案例,是因为心里将阿华当“兄弟”,期望他将来更成熟,更优秀!
我刚在简书平台用一万分的真心实意,写了一篇“平台增粉和文章增加阅读量,不可不知的实用好方法”的付费文章,阿华兄的响应速度够快,不仅自己带头购买,还在偶们的写作群宣传我的文章。
那会,说实话,内心有点尴尬,我们在群里“推销”,别人买不一定真心需要,不买吧,又好像不给面子。两难呀!
我在想,要是别人真心需要,看到了,一定会自主购买的。
总之,好尴尬,我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就在群里发了一个小红包让大伙抢抢,缓解一下刚刚紧张的气氛。
有什么高招让人家自动自愿购买你的文字,还觉得你写得好,花钱值得!那才是真本事。
但不管怎么样,有没有人买这个结果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是不是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干货抖出来了,不管有没有感动读者,起码感动到了我自己。
孔子说,尽人事,听天命。自己尽力了,或许就够了。
希望合适的时候,阿华兄先问问我的想法,三思而后行,有时候慢也是一种快呢。
但您真心实意地帮我,这份满满的诚意我已经充分感受到了,感谢您,兄弟!
02 只是一味索取,一定难得到
生活中想着索求的人不少,人心有善的一面,也同样有自私的一面,这的确是人之常情,我万分理解。
关键是如何把握好这个度,自私到让人不讨厌,这就是大学问了。
有一些朋友主动加我微信,问写作问题、育儿问题等等。
有的人,刚加我就直接问:“姐,有没有什么快速赚稿费的路子?”“姐,我不想上班了,直接写公号文赚稿费行吗?”
看看这些人的文章,有些没有吸引人的标题,或者标题根本就是他自己的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已,根本不具有普适性。
有的是文章内容,从头到尾没有多少吸引人眼球的故事,反倒是干巴巴的理论居多,读者还不如买本书读,理论更全面,干嘛读你的文字哦。
……
没学会走路的孩子,要跑起来自然要摔跤。所以,先扎实写作基本功才是王道!其他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急不得!急不得!
平时在群里又没有听到一些人说个话,发个声,遇到困惑,就冒出来,问我这该怎么搞,那该怎么搞。我也需要养活家人孩子,也需要有时间静下心来学习成长。朋友,请将心比心吧!
看看这些想靠写文章赚钱的人,哎!想赚钱当然没错,您也得找找方法,别有事就来找人,没事都无影无踪哈。
有的人更有意思,我是A君的写作课付费学员,平时有个问题问问他,半天不回,回呢?也是简短的不太起作用的几个字,我可是在他那里花了差不多500元。培训可是良心活啊!
突然,有天,A君对我说:“你来我们群分享吧,可以给你吸粉。”
当时,我的内心一阵刺痛,敢情交了费,平时问个小问题都这么难回复,况且这么长时间了,我问您的问题加起来也不超过3个,现在我的粉丝多点了,稿费高点了,您要我去分享,为什么之前……
有的人,平时不积极浇水、施肥,关键时刻却还能想着收获,可是,自然、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于平时点滴用心的付出和积累。
03 有一类人,你就想和他成为朋友
有个姐姐叫虹颜霞雨,我和她在一个写作群,又都是一座城市的老乡,我每次写的文章,她不是点赞,就是打赏,而且她还很认真地读我的文章,给我中肯的评价。
每每此时,我都特别感动,我会回赠点赞,她打赏我的钱,我想着打赏她稍稍多一点。
一位西安的正面管教老师张鑫,她每次无私地在我们的写作群里分享对她受益的育儿书,分享她接触到的青春期案例,我的付费文章,她总是第一时间捧场购买,我点开她的简书文章,本想打赏,可她目前没有更文,这样的妹妹,我一定记在心里,合适的时候,我也会积极回应她的好意。
正因为有了像两位姐妹这样的一帮朋友,纵使你不说,她都知道你需要什么,总是默默无闻地挺你,支持你,你能不想着更积极主动地回应她们吗?
到各平台,我们不光是来写作,更是来学做人,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估计也不会有一大批忠实追随的读者吧。
04 感恩的话,多说无妨
有个朋友B君,在我们的免费写作群里,因为看了我上稿的文章,知道了相关投稿信息,在简书才写三篇文章,就顺利投中了一篇,拿到了稿费收入。
我在想,我在别人的写作群里交费了,也没人告诉我们这些信息,我自己写作群里的群友们却能免费得到这些信息。人和人之间的处事方式,咋就这么不一样呢?
他的文章固然有我这里知道的投稿信息,但很大部分是他自己的写作功力,我问了下,他是公务员,难怪呢?体制内,经常被要求写这写那,总结能力很强。弟弟也在体制内,我还算比较了解。
B君对我说:“感谢您的信息,我才知道在哪里投稿。”是啊!群里的朋友很幸福,不像我,交了写作课费用,也几乎都靠自己摸索。说到这,我想到我的文章没有被收费群点评过一次。呵呵!独立自主的“孩子”将来或许更强大!
看到自己群里的朋友们中稿,真替他们高兴,这样群里会形成你追我敢的写作好风气,多好啊!有好信息,大家互相通气,不藏着,不掖着,一起共享,共同进步。
你的学员超过你,是他的本事,主要是人家的努力和悟性。说明咱要努力了,没有大心脏,当什么写作课老师呢?况且还是收费的。
明明B君自己很努力,他硬要对我说感谢的话,那说明人家是个懂理的明白人,后来经不起B君的诱惑,又给他说了怎么在简书平台发展的干货。
谁都希望跟懂得礼尚往来的人相处。《礼记》中说,来而不往,非礼也。
总结
信不信由你决定!
越让别人舒服,喜欢你文章的读者就会越多。
做人都有明显的疏漏,人家会喜欢你的文字吗?
总想着自己,在文章里能传递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吗?
凡事藏着掖着怕别人超过你,你敢把你的干货毫无保留地分享给读者吗?你的读者能读出你文字里的诚意吗?
拥有多少读者,归根到底也是由你的人品决定的。你内心不偏不倚,坚韧而善良,努力而温暖,也会从字里行间中体现出来,假以时日,人家定会心服口服,被你圈粉。
你让多少人舒服,决定了你有多少读者。
同样,你让多少人舒服,也决定了你有多少真心朋友,多少快乐。
把握好人际交往的尺度,别忘了做好以上这四点:一是先询问对方的想法,别好心办成了坏事;二是索取之前,平时得多付出;三是默默无闻给他人支持的人,人家都会想着和你做朋友;四是感谢的话语,多说也无妨。
平日,加强自我修炼,以心换心,人生之路将会越走越顺畅。
人际交往尺度的把握,值得我们一辈子好好学习和修行!
要真学好了,内心想不快乐都难,因为别人发自内心地佩服你、尊重你,看你的眼神都和虚情假意大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