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喜欢听赞美的话是每个人的天性。不管是男人或者是女人,不管你是年龄较小的或者较大的。每个人都想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但是,要怎样去赞美,如何把夸人的话说到别人的心坎上呢?这就是一门技术活了。 因此,在今天的学习里,我们着重从技巧层面来进行专题讲解。
02.赞美要具体
好,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个初级的赞美技巧,也就是赞美要具体。简单的来说,在夸别人的时候,我们要详细的说出别人值得称赞的地方,这样才会让人觉得真诚,而不是在阿谀奉承。
比方说,有的人坐出租车的时候,发现司机的驾驶技术很好,忍不住想夸赞司机。但是这些人比较精通赞美的套路,没有直接说司机的技术很厉害,而是说:“这么难拐的弯,您都能加速拐过去,真是不简单!”这句话具体、具体地点出了司机技术的厉害之处,你想一下,这么难拐的弯都可以轻松拐过去,不正是说明司机的驾驶技术很高超吗?
同理,我们在赞美一个漂亮的女生的时候,千万不要直接说:“你很漂亮”,而是要说:“你的眼睛很有神,皮肤很白,身材高挑,在人群中显得很抢眼。”这么说的好处就在于,你说出这个女生漂亮的一些具体细节,让人觉得你的赞美是发自内心的,是经过认真的观察而得出的结论。相应的,你更容易赢得别人对你的好感,扩展更多的人脉。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赞美别人的时候,尽量不要用笼统的表述,要具体地去赞美别人。只有这样,别人才能感受到我们的真诚,更愿意和我们继续交流下去。
说到这里,有的人还会有点疑惑,就是我知道赞美要具体,但是要怎么去找到具体的点来夸赞别人呢?
这里给你介绍两个方法,可以帮你快速找到具体的点,来夸赞他人。
先说第一个方法,也就是,你可以去观察外在的具体的东西。这个是最容易看到的,像一个人的穿着打扮,都是很好的夸人的点。比如,别人新换了一个发型,新买了一个漂亮的包包,或者是穿了一件新衣服,我们都可以及时送上得体而到位的称赞。这种具体化的称赞,会更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可,更能让别人获得一份好心情。
另外一个方法就是,你可以去感受内在的抽象的东西。所谓的内在抽象的东西,其实指的就是人的性格、能力、兴趣爱好等等。这些东西是没有办法用到肉眼看到的,但却可以用内心去感受得到的。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举个例子,如果你觉得别人羽毛球打的好,那么就可以针对这个点,进行具体化的称赞,说:“你的羽毛球打的很好,以前是专门训练过的吧。”通过类似的具体化称赞,可以让人感觉到,你是在用心在夸,而不是敷衍式、客套的夸。
其实,上述的两个方法并不难做到,难就难在,你愿不愿意,多花一点时间,多花一点精力,去观察别人外在的变化,感受别人内心的需要,然后再因地制宜的说出相应称赞的话。
值得一提的是,赞美要具体是你必须要掌握的技巧,因为这个是入门的基础。当你掌握了这一条技巧,那么你对别人的赞美基本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你懂得和其它赞美的方法结合使用,效果会更加好。
03.增加一个优秀的人作帮衬
说完第一个技巧赞美要具体之后,我们再来看学习另外一种初级的赞美技巧。那就是,在赞美别人的时候,再增加一个优秀的人作帮衬。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简单的来说,你在赞美别人的时候,可以先列举一个大家都公认的优秀人物,然后你再把想夸的人,和这个优秀人物放在一样的高度来赞美。这样就从另外一个侧面,来表明别人也是一个很优秀的人。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朋友说在认识的人里,只佩服你一个人,你可能会觉得有点假,有拍马屁的嫌疑。但是如果他说他只佩服两个人,你是其中一个。这么说的话,你可能会比较相信,也觉得说的比较真诚。而这便是第二条法则的威力所在,通过增加一个陪衬的优秀人物,来提高赞美的真诚度与可信度。
比方说,音乐才子高晓松就是精通此道的高手。有一次,高晓松在节目里做访谈的时候,身旁的主持人抛出了一个问题,让他来评价摇滚歌手崔健。
众所周知,崔健是高晓松的好朋友,那么在评价自己的朋友的时候,一般都是往好的方面的来说,但是夸人的话又不能显得太虚假,要表现很真诚。
因此,高晓松顺势接过问题,机智的说道:“在音乐领域,我最佩服两个人,一个是罗大佑,另外一个就是崔健,他们之中来任何一个,我都没资格说话!”
这番话说得十分精妙。为什么这么说呢?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罗大佑是华语乐坛的音乐教父,曾经创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就连流行天王周杰伦都很欣赏他。由此,我们知道罗大佑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音乐创作人。而高晓松非常巧妙的将崔健和罗大佑放在并列的位置,这不就说明,崔健也同样是一个很优秀的音乐创作人吗?如果不优秀,那么怎么会有机会能和罗大佑并列呢?
所以,在赞美别人的时候,适当添加一个优秀人物作陪衬,更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同与信服。
从高晓松的这个例子,我们还可以学到一种很好的夸人的表达句式。这种句式的固定结构是:我最佩服两个人,一个是……,另外一个是……
在日常的交往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尝试使用这种结构。比如,你想夸朋友的销售能力,你就可以说:“说起销售能力,我最佩服两个人,一个是隔壁部门的小李,另外一个是你。”通过衬托的方式,来获得别人的认同与信服。
当然,在使用“我最佩服两个人”的结构的时候,我们需要列举一个大家都公认的优秀人物。那么,这个优秀人物该怎么选呢?在这里,给你提供几个思考的方向,如果你是打算夸部门的领导,那么这个优秀的人物就可以选单位的老总。如果你是打算夸单位的老总,那么这个优秀的人物,就可以换成这个行业的知名人士。如果你要夸这个时代的优秀者,那么你就只能挑历史上的能人,来作为优秀的人物了。
另外,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还会遇到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什么样的情况呢?就是当你碰到初次见面的人,或者不太熟悉情况的人,这时,你可能一下子很难找到优秀的人物来进行类比。面对这种情况,你可以将两个人扩展为两类人。具体怎么操作呢?举个例子你可能更好理解。比方说,你准备夸一个初次见面的医生,但一时想不到优秀的人物来类比。这时就可以挑选一类人,来做类比,可以对医生说: “我特别佩服两种人,一种是边防战士,威武英勇,保卫祖国这个大家;另一种是你们医生,救死扶伤,保卫我们这个小家……”像这一种表述就是将两个人扩展为两类人的典型做法。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赞美对方的时候,增加一个优秀的人做帮衬,或者增加一类人做陪衬,表达效果会比只赞美对方一个人要好得多。所以,找个优秀的人做帮衬,赞美的效果会变得更加美妙。
04.及时赞美别人
除了以上两种初级技巧,作者还提到了一种比较实用的初级技巧,赞美是有保质期的,所以要及时赞美别人。
这句话该怎么去理解呢?实际上,这句话是告诉我们,赞美的语言要打铁趁热,在平常的聊天中,如果你发现对方希望得到赞美的时候,那么你就应该及时地送上赞美。这种做法很容易得到别人的好感。但如果在别人需要赞美的时候,你却没有送上赞美的语言,即使事后补上,这种“马后炮”,收不到什么效果。
比方说,唐代诗人崔护就因为赞美不及时,而错过了一段美好的姻缘。相传在清明节那天,崔护没考到进士,就自己一个人到都城南庄去游玩散心。当时是桃花盛开的季节,走到半路,崔护开始觉得口渴,就向旁边的人家敲门,想讨一碗水喝。这时,一个漂亮的姑娘开门送水,解决了崔护的口渴之急。
但令人诧异的是,崔护喝完水之后,因为害羞,连一句话都不敢跟姑娘说,所以最后两个人是无言分别。等到第二年的清明节,崔护因为思念那个姑娘,又重新回到都城南庄,可是这一次再也没有碰到那位姑娘。于是,他带着悲伤的心情写下这样的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每次看到这个故事,都不由感慨,如果崔护当时能及时赞美女子的送水解渴之情,以及面如桃花之美,说不定两个人的关系还会更进一步,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其实,适时的赞美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有无数的例子能作为印证。
同理,在职场的交往过程中,我们也要牢牢记住赞美要及时的原则,看到别人有好事的时候,要立刻赞美,时间隔得太久,效果可能就没那么好了。
假如你的直属领导升职了,一定要及时地恭贺他。如果当天来不及的话,那么第二天一见面,你就要马上恭贺他。如果过了一段时间,就不要再去恭贺他了,要不然,人家会觉得你这种赞美是虚伪的、很不真诚的。
还有就是,在家庭教育中,这条法则也是同样适用的。比如,孩子今天把散落在地上的玩具,全部整理好放到玩具箱里。这时,就可以运用及时赞美的法则,马上表扬孩子,说他今天表现很好,懂得自己收拾玩具了。又比如,孩子懂事地把作业写完,还顺便帮忙拖地、洗碗,像这个也是赞美的最佳的时机。一般来说,及时的赞美,可以让孩子知道这个行为是正确的,而且家长鼓励这么做,那么孩子以后就有可能做的更好。
但运用这条法则的时候,你还需要把握一个度,就是要控制好赞美的次数,不能在短时间内频繁反复赞美别人。因为赞美的次数越多,会越容易引起别人的麻木、反感。别人会觉得,你之前的赞美都是套路来的,不是发自内心地称赞。打个比方,你喜欢吃鸡肉,但如果连续一个月都只让你吃鸡肉,那么,你同样也会觉得反感。所以呀,我们需要及时地赞美,但一定要控制好赞美的次数。次数太少,起不到赞美的作用。次数太多,别人会觉得你不够真诚。因此,我们不能滥用赞美的词汇,要确保适度的及时的赞美。 因此,生活中如果能多一些及时的赞美,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和谐、更温馨、更亮丽。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赞美三种初级的技巧:赞美要具体;在赞美别人的时候,再增加一个优秀的人作帮衬;赞美是有保质期的,所以要及时赞美别人。虽然这些方法的原理都比较简单,但是我们却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些方法给带来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