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办公了一星期,趁着这个小长假,不负春光,一家人来到暖阳下的海边,倾听海的声音,感受海边别样的魅力!
今日来到这片海滩的人格外多,唯独不见的是最近人人必戴的口罩,这让我想起来新冠肺炎流行期间,作为科学防控的最佳措施之一,就是要保持社交距离。保持社交距离是指,在两个人或更多人之间建立起一道由物理距离构成的屏障,从而阻止或抑制病毒的传播。在社会心理学的视野下,“社交距离”是四种人际距离之一,它在1.2-3.7米之间,我们平均一下也就算是两米吧,或者至少不能少于一米!也就是说,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在跟人家说话时,哪怕是戴着口罩也得保持在一米开外,如果是在室内,这个距离还得远一些,比如得超过1.5米。(以上这段文字摘自老师的文稿)
这个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呢?这是正常现象吗?难道是人们因为看到青岛没有新增疫情报告和高速5月6号就正常收费进而自我判断不需要戴口罩了吗?
开始还有一部分人戴口罩,看到很多人都不戴,也放松了警惕,果断摘掉口罩——典型的社会感染效应。
沙滩上不再是往日的宁静,重新恢复了热闹,还有的人自己动手烧烤……这让我看到了生机和活力,也正说明人们已经从新冠疫情初期引发的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中彻底走出来了。
我们也“入乡随俗”。选择一片有树荫的空地,铺上垫子,开始海边野餐。餐后,孩子们赤脚去沙滩漫步,我躺在垫子上,听着舒缓的音乐(刘珂矣的半壶纱),让心灵放空。暖暖的阳光慷慨地洒下来,人懒洋洋的,心里暖暖的,感觉到夏在慢慢地走来......带着这种感觉,静静地享受着,享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