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朗波》——作为艺术本体的史诗
作者:居斯塔夫·福楼拜【法】(1821-1880)
译者:郑永慧
《萨朗波》简介:
当福楼拜因第一本书惹出官司后,他的第二本书没有立即发表。因为第二本书《圣安东尼的诱惑》所涉及的内容,可能会开罪包括第一本书所得罪的以外的更多的人。他不想让自己再陷麻烦,于是准备写另一部远在人们意料之外的作品,这便是《萨朗波》。
在不怀疑因翻译而影响作品质地的前提下,我带着新了解到的作者对此书创作时的艺术风格期望再次重读时,却未能在其中品味到那紫色的格调。我感受到的是一幅精美巧制的蚀刻画,用深刻的线条画着战争场景、爱情故事;画着发疯的人群、冷漠的神祇;画着掩藏在金箔中的哀号、捐弃在荒尸上的狂笑……然而,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蚀刻画本身那浑厚、牢固、古朴的气质。
福楼拜在文字风格上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对字句韵意上千锤百炼的雕琢,是他固执的艺术追求。如此字斟句酌的创作态度使我们能够放心读他的每一部著作,著作中的每一段话,每一段话里的每一句、每一字。不是每个作家都愿意品尝这种独特的艰辛,而我们在福楼拜作品中得到的所有愉悦都来自他痛苦的浇灌。
所以《萨朗波》最令我们激赏的,并不是它的故事性、历史性,而在于一种感觉的体验,一种审美的享受。我们所欣赏的,不止是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也不仅仅是动人心弦的爱恨交织;还有独一无二的艺术表现风格,以及一种在意图中呈现的美,一种在效果上展现的美,一种隽永的、纯粹的、无懈可击的美。
内容概述:
公元前240年,雇佣兵向迦太基城索要饷银,双方发生矛盾。雇佣兵马托从迦太基神庙偷出象征着最高神圣的月神纱帔(也称天衣),雇佣兵们拥立马托为统帅并对迦太基开战。迦太基被攻打后陷入绝望,统帅哈米尔卡尔的女儿萨朗波用美人计取回天衣。夺回天衣的迦太基士气大振,最后打败了雇佣兵并活捉马托。马托在迦太基全民施加的酷刑下死在了萨朗波面前,萨朗波在触碰到天衣后也随即殒命。
在反复删减下,保留了上以近两百字,然而还是觉得过于冗长。一是考虑到读者的宝贵时间,再者是我对篇幅限制的心理预期,因而觉得不应将笔墨过多放在故事的讲述上。故此今后将尽量用一句话来简单概括书中故事内容。即:
这是一个临时工向资方讨薪过程中与总经理的女儿发生恋情,并因此失掉劳方利益和生命的悲剧故事。
光韵一:战争——诗比历史更真实
贯穿着整本书的是迦太基与雇佣兵间的矛盾。从风平浪静的夜宴到利益的欺诈争夺,愈演愈烈的冲突演变为战争。一场场烽火相连的战役,一次比一次更嘹亮的号角、更深重的仇恨、更不堪的诛杀手段、更惨绝的临终境遇,最后以迦太基战胜并处死最后一个雇佣兵结束。
第八章《马卡尔之役》整篇讲述了迦太基攻打驻扎在马卡尔的雇佣兵的战斗过程。笔者用客观的、恰到好处的细节描写,如同电影的分镜头一般,将那些富有特征意义的局部战场画面呈现出来。当我们把所有片段拼凑起来,便会看到一幅宏丽的画卷。
第十三章《摩洛神》雇佣兵对迦太基城发起围攻。此篇将战争毫无理性的残酷、不顾后果的荒谬展现得淋漓尽致。攻城方用尽所有杀伤性的手段,守城方想尽任何防守和反击的措施。最后陷入绝境的迦太基人竟将自己的孩童祭祀给神祇,妄图以此方式来改变困境。作者依然是客观地、没有倾向任何一方地描写了这一场彻彻底底的人间炼狱。
第十四章《斧头隘》在本章中,得势的迦太基人对雇佣兵展开报复。此时,“战争”完全显露出它罪恶的面貌。伏尔泰用哲理影射人们的卑鄙、残忍、欺诈、不择手段;莎士比亚用抒情剖说人们的愚妄、绝望、自相残杀;福楼拜用自己的艺术实践,讲述着这两位他喜爱的作家的话,以此批判战争的邪恶及现实的冷酷。他不渲染,却让人触目惊心;无情绪,却让人惶惶不安。
通篇读完,会感到由弱至强渐变的战火力度。像目睹了一场雷阵雨,从风起到云涌,从雷鸣到雨至,骤雨的洗礼,雨后的伤楚,由此而看完了整场战争的全貌。
这是一场虚构的战争。书中参战的双方群体、开战时的排兵部阵、战斗中的厮杀场面等都是来自几百页的史料,作者更是游历了历史发生地,由此来构建一部幻想的史话。故事虽是虚构,但史料笔记中一场场战争却是真实的。从战争描写的历史意义来看,是雇佣兵与迦太基之间的战斗;从文学意义来看,也可以说是三次布匿战争的战斗,更是那个时代所有的战斗。所以此书给我们的真实相比历史的真实有着更先验的优势。
光是套用那句“诗比历史更真实”是不足以清晰完整地回答文学性与历史性放在同一条件下对比所引起的心理感受差异的。为什么诗比历史更真实?是因为历史只能记叙结果,而文学能让人理解本质吗?还是因为历史距离我们太远,而文学能感染我们使之更为亲近?或是历史满足不了我们所有想象的同时还无法改变,而文学在无限可能性上——在无限可能性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唯一幻想。
光韵二:爱与恨——交织在心里的尘云
《萨朗波》里关于爱情的篇幅占比较小,但从表现的感染力来看是丰富的。福楼拜如创作写意画一般勾勒出牵动人心的诗情,每一笔都用情至深。在第十一章中,描写萨朗波的圣洁和马托狂热的求爱,使之达到此作品的至高情绪点,且为战争局势的发展作了一个转折前的顿笔。因为这次相聚,而改变了俩人的命运,也改变了雇佣兵和迦太基的命运。(文中没有明确指出这其中有因果关系,只能从天衣神圣性描述上作象征的理解。)
萨朗波当然有足够的理由恨马托。是他偷走天衣而将她拖入被迦太基人唾弃的深渊中;他又领军围攻迦太基使她的人民陷入绝望中;为了迦太基,她带着屈辱用身体换回天衣,却失掉了贞洁和信仰。所以,她对马托的恨不比任何一个迦太基的民众少。
然而,她心中的恨是何时变质的,谁都难以明了。也许是从那夜马托对她既威逼又哀求的誓言中,也许是在最开始马托偷取天衣来到她的寝宫中,也许在马托死前对她最后的凝望中。又或者要对一个人保持长久的、绝对的恨,本就是极其困难的事。就如马托对她始终如一的爱恋一样——谁又能绝然断定拖着镣铐的他,走在街头巷尾忍受所有人愤恨的咒骂和攻击时,没有一丝懊悔和对萨朗波的叹息?
马托那不顾一切的爱,或许就是《萨朗波》的浪漫表现之一。他放弃天衣,背叛族人,献出自己;失去胜利,失去兵卒,失去生命,只因那一夜的欢愉。也因为他这份爱,而导致雇佣兵所有战士被迦太基士兵杀光,他也被活捉。他被安排在萨朗波结婚的日子处决。城中全体市民将胜利的喜悦掺和着祝福献给萨朗波,把对雇佣兵所有的恨宣泄在他一人身上。
萨朗波的死极其突然、草率,作者甚至只用了一句话说明:“哈米尔卡尔的女儿由于碰到月神的纱帔就这么死去了。”这也是本书的结尾。如果只用神话色彩来诠释她的死因,未免过于浅乏。在此之前,她看着马托临死前对她的凝望才明白,他为她所付出的这份爱意有多沉重;也看清了他为她所遭受的罪罚、承受的苦难是多么深痛。她因此几乎晕倒。
福楼拜举起手中尖刻锋利的手术刀,对着现实划开了一道口子,将执政党的腐败、虚伪、狡险,战争的血腥、龌龊、黑暗,民众的自私、癫狂、冷漠,统统一览无遗摆在我们眼前,告诉我们:都在这里了,人啊,都在这里了!值得庆幸,他将人类最后的同情放在了萨朗波心中,因为这份人性,萨朗波背负了马托的痛苦。怀着如此大的歉疚活下去的每一天都是折磨。随着马托的心脏在消沉的余辉中止跳,福楼拜施与她最终的怜悯。
一位两百年前的作家,讲述了一个两千年前关于毁灭的故事,留给后人在崩塌后的废墟里深掘,以碎瓦颓垣来理解埋藏前的意义。
人类认知领域的拓宽,伴随着感受力的衰减。我们看到的越多,相继得到的越少;我们知道得越多,也就相信得越少。如果无法避免某种事物的毁灭,何不欣赏那壮丽的隅角;如果必须选择相信某种东西,宁可选择充满诗意的美好。
福楼拜采用无人知晓的迦太基,不是因为翻造湮亡的城邑,却是因为它本身含有艺术家所梦想的造型的性质。它的价值就在它本身的美丽,不由丝竹、油色、歌咏,却由散文呈现出来。《萨郎波》的特殊的美丽正在字句,字句的组合——描写的价值、图画的价值。一种真实的血肉的描写,或如狄保戴所谓,一种历史的风格。这也就是表现和思想一致,字句隐而不见。(引自李健吾《福楼拜评传》)
一个亡去世界的悲剧
他因爱而献祭
她将婚礼变成葬礼
无论多少世纪
这样的故事总在继续
没有谁会在意
除非主角是自己
首篇关于文学之感悟随笔,颇多拙笔,不忍卒视,惠予相宥为荷,余当黾俛潜修。顿首。
作者|光韵世界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