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朋友的地摊
前天遇到一个朋友,问起他的近况,说目前正在等着到新单位上班,利用这个间歇期,就推上小车,卖起了臭豆腐。
每天下午四五点钟出摊,晚上11点左右收摊。
日营业额800到1000元,利润率大概在50-60%,每天能净收入五六百元左右。
我一看,这家伙,收入比上班还高不少呢,日营业额和利润比想象的要高。
朋友这个技术,是从亲戚那里学来的,连学费都省了。
摆摊的地方是个夜市,管理费每年4000元。比我原先想象的要便宜。虽然管理费是按年交,但在东北这个小城,每年也就能出摊三四个月。其他时间太冷了。根本没有人。
这位朋友还在海边租下了一个小店,搞起了冷饮、奶茶。年租1万元。这两年市场之不景气,可见一斑。这个东北四线小城,大量的商超倒闭关门,有的室内步行街一眼望去,满眼都是贴着“招租”的白纸。
他媳妇白天上班,他就去看店,到晚上媳妇下班后过来替换,他再出去摆摊。这两口子,够辛苦的。
勤劳的人,值得敬佩。
更可贵的是,这位朋友敢想敢干的精神和魄力。短短的几个月,又是学习臭豆腐、摆摊,还干的有声有色、收获颇丰,又是盘店、搞饮品。其实每一项都是有风险的,但他就是干了。
虽然很辛苦,挣的是辛苦钱,但收入颇丰,比我的工资还高;时间自由,基本由自己支配;积累了商业经验,对于选品、经营、销售、场地选择、与顾客打交道,这每一样都是学问,通过这个摆摊,以低成本、低风险的方式就能学到。就看能不能放下身段去干这个了。
二、跟朋友聊天之后的感想与收获
1.不能光想不干,否则终将一事无成。想再多,不去实践永远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永远也没法验证这个想法到底行不行,永远在原地踏步、没有进步。
2.做地摊、夜市小生意,最吸睛、最诱惑人、最有可能让人冲动消费的,还得是小吃,尤其是那些麻辣鲜香、口味特别、人一走近就能闻到味道的类目。
3.如果做饮食类,口味一定要过硬。在这个朋友的案例中,臭豆腐的口味应该是很到位的。据他说,原来那一片甚至都没啥人,从他开始扎起了臭豆腐摊之后,慢慢地竟把人流都吸引了过来,现在周边卖小吃的小摊小贩也逐渐多了起来,甚至还有另外一家卖臭豆腐的。可见朋友这个技术是多么过硬。唯有好吃,才能产生复购,才能口口相传越来越火,才能让消费者主动传播、带着朋友过来体验。做小吃,必须下苦功夫,用各种方法,可以做学徒去打工,可以交学费找人教,把食物配方和烹制技能扎扎实实地学到手。
下一步,待时机允许,我也打算去打个零工,学一门小吃呢。
吃苦没什么,成年人没有不苦的;
费点时间也不打紧,反正我还有一生可以浪费;
至于面子就更不重要了,只有实打实的钞票,能给家人带来美好生活的钞票,能给我带来安全感的钞票,最重要。
祝愿我们早日实现共同富裕,然后能有时间、有精力去探索“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