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不同往常,今年,是不寻常的元宵节。
这天一大早,我作为一名志愿者,和其他志愿的叔叔阿姨们,买了一些生活所需品,食物还有元宵,跟随志愿者爱心车队,驱车近百公里,准备去看望几户贫困残疾的家庭。
本该是一家团圆的一天,这些叔叔阿姨们,还是选择了自己的志愿工作,带着孩子,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家庭。
我们去的第一户人家,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一家五口人,租住在不到四十平方米的小屋里。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男主人外出打工的工资。即便这样,还要维持着五个人的生活 。
我们去的时候,正是上午,家里还有没来得及收拾的早饭。电视里播放着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给这个不大的屋子增添了趣味。那位父亲,缓缓接过我们带来的东西,眼里满是激动。腿脚不灵活的妻子,连声道谢。今天是正月十五,街道上灯笼高挂,人来人往。可是在这里,却显得那么冷清。
家里的两个孩子,看到我们送来了零食礼包,欣喜若狂,脸上洋溢着微笑。这也许就是孩子对幸福,最单纯的表达方式。
走的时候,那位父亲带着妻子,送我们离开,颤抖的双手,让我心生感叹。
我们前往下一个地方,一个偏僻的小村庄。路程将近一个半小时,一路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那是一位年迈的老人,因为生病的原因,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现在,已经完全失明。我们去的时候,老人正在门前晒着太阳。听闻我们的到来,老人喃喃自语,说着我们不太懂的方言。但是我们还是能听懂,他对社会给予他帮助的感动与感谢。
邻居的一位老伯给我们介绍说,老人搬来这里,已经有些年头了。没有儿女,只有一个侄儿,也在远方工作,很少能来看望他。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老伯干脆就把老人接到自己家居住。生活起居、一日三餐全靠这位领居老伯的帮助。老伯的视力也不太好,他说,他自己的眼睛看不清楚东西,他最能理解失明老人的痛苦,真的很无力。他想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老人。听到这里,我们对这位邻居大伯肃然起敬。人间自有真情在,我们能做的,真的太少太少。
走的时候,已经将近中午一点。老伯要留我们吃午饭,我们婉言谢绝。老伯的妻子怕我们饿,又给我们送来吃的东西。老伯嘱咐我们,一定要帮他向当地政府说一说老人的情况,他能力有限,他还想让老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安度晚年。
我们不禁感叹,我们在享受优质生活的同时,还在抱怨社会待自己不公平。我们在想着房子太旧,太老,想要换新房,大房子,却不曾想过,还有多少人还因为没有住房而发愁。
我们还要前往下一个地点,又是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大家奔波了一上午,都还没有吃午饭。去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这是居住在小镇边的一家三口,一位父亲还有两个儿子。那位父亲热情的邀请我们进屋,不好意思的笑着说家里地方小。进去的那一刻,我明显感觉到了一股寒冷的气息。残破的家具,吃剩的馒头,不大的炕头,小小的火炉,所有的家产尽收眼底。那位父亲说,家里烟囱没通好,炕不能烧火,只能靠这一个小小的火炉,做饭,取暖。
两个孩子不在家,我们没有见到。家里放着好多盆栽,虽然没有漂亮的花盆衬托,但我能感受到,在这小小的屋子里,那一处暖意,就像沙漠里的绿洲,散发着勃勃生机。
回到家,已经是下午四点,看着母亲给我们留的饭菜,我和父亲不禁想起今天的所到之处。和他们相比,我们的生活,真是太幸福。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每次听到有人在说自己生活多么不顺利的时候,我就想告诉他们说,在你抱怨社会不公的时候,想一想那些生活穷苦的人们。你不满足的生活,你所拥有的一切,正是他们可望而不可及的。
这个世界,还有太多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我们志愿者能做的,只是微薄之力。这个社会需要我们关爱的人群太多太多了,既然这样,我们就更应该珍惜现在,才是对社会,最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