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社诗词讲座第二讲(子丘老师)
这一讲主要讲一些基础的知识,这些基础知识是写格律诗的基础,很多人往往容易忽视。
问:诗歌如何诞生的?
先有有韵之声,有了韵文,才有诗。诗的诞生与劳动(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人类,区别于动物)、原始信仰和祭祀等因素有关。
古书《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在劳动过程中,人就会有情感表达,就会“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原始的诗歌就会诞生。
诗与音乐、舞蹈联系很紧密。
问: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
诗经,楚辞。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
《诗经》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就是各地区的地方乐调。“风”大多是民歌,文学成就最高。其中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雅”即正,属于朝廷正乐,《雅》分《大雅》、《小雅》,是西周的正声雅乐,共105篇,多为贵族祈丰年、颂祖德、祭祀之诗歌。
这些关于中国文学史,不多讲。
另外,楚辞的代表是屈原。代表作《离骚》。司马迁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说白了,离骚就是发牢骚。其实我们现在的很多诗歌,不也是发牢骚嘛,所以说发牢骚是创作诗歌很重要的途径。
诗经——现实主义
楚辞——浪漫主义
问:诗歌本身最重要的是什么?
今天重点是韵。为什么先讲韵呢?
因为诗歌,传统诗歌,都必须押韵,而至于平仄句式,则不一定,比如古风的平仄很宽松。句式长短也不一定,比如词曲。但是任何体裁的诗歌,都要押韵。
这里讨论的是传统诗歌。新诗,一开始也是要押韵的。后面,才逐渐开始,随便起来了。
大家都知道传统诗歌要押韵,可是用韵是经历过几个不同阶段的。
后人总结了中国语言的发展从古音、中古音、近古音变化而来。
诗歌韵文用韵标准分为三个时期,这个三个时期分别是:
唐以前口语押韵、
唐朝到五四运动时期、
五四运动以后。
唐朝到五四运动时期除了词曲、通俗文学之外,必须依据韵书来压韵,比如清朝,平水韵和他们自己口语读音不同,但是写诗依然必须按照韵书来,而不是口语。语音是不断变化的,但这个时期,必须以韵书为标准。
五四运动以后,回到第一个阶段,又以口语为标准。(这里说的是新诗,旧体诗当然还是按照韵书)
明朝陈第,意识到古今音的不同,到了清代,就公认古今音的确是不同的。
问:主要的韵书有那些呢?
第二时期押韵,(按韵书押韵时期)这个时期。在六朝,李登的《声类》,还有吕静《韵集》,夏侯泳的《韵略》。他们虽然想要做一个押韵的标准。但是由于著作是自己写的,没法强迫别人来做。后来被pass掉了。
隋朝的陆法言的《切韵》,因为唐朝的科举制度,演变为112个韵的《唐韵》。宋朝又把《唐韵》改为108个韵的《广韵》。元朝,108个韵又变为106个韵,延至今天。宋朝,刘渊把《唐韵》的206韵改为107韵。清朝把《平水韵》改为《佩文诗韵》,合106个韵。到了民国以后,一些学者根据时代标化发展,根据国语制定了新的韵书《新韵》,或者《中华新韵》,名称可能不一。
还有一种就是元曲,元曲时期北方的方言已经变化很大(与游牧民族融合),没有入声(入派三声),这个时候就有新的韵书了,专门填曲,叫做《中原音韵》。(说明一点,这个韵书是填北曲的,南曲更复杂。)
我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平水韵中有些字,咱们现在读起来不应该在一个韵部,比如衣和归。但是平水韵韵书,就是在一个韵部。这个疑问,明朝人、清朝人也碰到过,但是必须按照韵书来。
子丘,黄冈人,中华诗词学会、东坡赤壁诗社、黄冈市诗词学会、武汉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海棠社五言律诗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