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的科幻文学和科幻影视作品的发展一向不是很旺盛,这多少和我国上世纪的科技落后状态有关,因此我们在科幻领域和欧美同类作品相比,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无法望其项背。如今虽然有刘慈欣,王晋康等一批优秀而多产的科幻作家们勤耕不辍,创作了一大批高品质的科幻文学作品,但是其他作家大都默默无闻。
网络文学中的科幻板块虽然作者不少,称之为家的却少之又少。题材也很模式化,套路化,无非是在已有影视题材的故事背景下发挥,内容老套且情节重复严重。比如末日僵尸题材,重生题材,进化题材,这些题材都是网文平台给提供的,里面的故事类型和人物性格也都能在平台提供的选项里找到,科幻甚至分男频女频。在条条框框下写出了科幻作品只能是套路加套路,无法持久而有效吸引年轻读者们。由于作者们的科学和科幻素养大都欠缺,所以在和武侠,穿越和都市类的男频女频作品的竞争中,科幻类网文似乎落于下风。因为男频的主题是男主角要无脑要能装酷,还要好运连连:事业蒸蒸日上,美丽异性投怀送抱。女频呢,主题又是爱与被爱,再就是女女之间的斗争。这似乎和科幻这个主题的大旋律大方向很不协调。
然而,随着近年来我国在科技领域的创新和学习,许多领域已经迎头赶上,比如量子通讯和太空科技。我们在硬件上已经具备了科幻文学发展的基础,欠缺的是软件,是一大批热爱科学发明和幻想的年轻人,欠缺的是科幻新思想,而科幻文学的欠缺更使我们无法有效地为科学进步提供社会舆论和人才的支持。因为当下的年轻人沉迷于穿越,宫斗和修仙等糜烂而不切实际的虚拟文学世界不能自拔,不但无益于现实生活,更不可能带来科技进步。
与此同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饱穿暖的群众开始侧重精神上的追求,许多人转向了宗教甚至封建迷信和邪教。这很值得大家警惕,因为一旦丧失科学意识,这部分人的余生将死抱着他们所谓的信仰而放弃探索科学新边界的动力。为什么这么说,根据我早先发布的关于迷信和宗教类文章下面的评论,一篇文章有数百人次的评论,里面的人大都是各团体的信徒,他们总是强调科学无用论,然后互相攻击,似乎怕科学发展会否定他们的神或者仙。也就是说一旦人信了这个教或者入了某种道,基本就与科学无缘了。
这很值得我们警惕,因此为了保证科学的持续进步,我们应当大力扶持科幻文学及影视作品,培养年青一代的科学意识并帮助他们塑造积极向上的科学世界观来对抗封建迷信和有神论。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每个人的一生应当像一幅独一无二的画卷,在积极健康又科学的主见指导下一步步走出绚烂的一生,而不是像木偶一样成天从千年前的古籍中寻找人生的意义。
本文由追随风前往心之所向原创,欢迎关注,希望借此平台和大家交流生活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