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小孩》金句分享:
1.用两个视角来看待养育这件事,一个是你要真正去观察和体谅孩子在每个不同的成长阶段的特点、心理、心智模式;另一个角度也特别重要,就是你能不能观察自己。你的成长历程带给你的思维习惯、某些心理暗示,都会作用在每一个你跟孩子相处的瞬间当中。
2.缺位的爸爸+焦虑的妈妈=失控的娃
3.孩子接受到很多善意,他会反射出去
4.我们家长应该是孩子社会压力的过滤器而不是放大器。
5.纪律不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事。
6.做好孩子的服务员
7.如果一个孩子一直被善待着、被爱包裹着、被信任,可以自己做主,他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好玩的事我没有经历了。“我要做我自己,成为我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8.所有的暴力分子从小都经历过残暴的家庭环境
9.孩子无意间的行为被反复强化,就会成为它的特点
10.善意不需要高学历,只需要让自己放松
11.我们为什么愿意跟一个人说话,是因为能从他那儿得到力量或者智慧,或者这个交流让我感到愉悦我才愿意交流。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别人愿意跟你交流的人,你就要给对方提供这些情绪价值。
12.对孩子好,就是重视我,爱我
13.当你打孩子的时候,孩子不会不爱你,他会不爱自己,会更加脆弱,更加暴力
14.情绪过后,要注重灾后重建,不进行人格攻击,以“我”开头进行沟通
15.学会做60分妈妈,妈妈不必做到100%
16.幸福人生的密码在哪儿?——就是能够帮助他找到自己是谁?然后在这个世界上,这个社会上的位置是什么?能够用自己的角度观察或者改变这个世界
17.孩子应该得到更好的对待,他是我们未来的一个承载
18.0到6岁的孩子自我评价来自周围对他的评价
19.不要控制压抑情绪,做善意的妈妈最难的是掌控自己的情绪
20.智慧的妈妈只负责情绪
21.将一件事放在人生长河中,那可能就不是事
22.钱是赚不完的,孩子转眼就长大了
23. 多让孩子看到社会系统的善意和友好,会化解很多压力
24.孩子会逐渐长成你嘴里描述的样子
25.所谓的陪伴和养育,不是说分分钟揪在身边,而是心理上觉得他重视我、他爱我。孩子要的是爱。
26.用“行动指南”代替“家规”的叫法,就柔性了。
27.教育者不是警察,不是法官,我们要永远相信这个生命是在完善的过程中的,我只是在他的这个阶段要助他一臂之力,送他到下一个台阶,一点一点地往前走。
28.教育可以有非常善意的面孔,去塑造好的灵魂、好的孩子;惩罚是恶意的,体现自己权力的,绝不会是正好、正确的教育。
29.给他爱、给他鼓励、给他信心,让他感受到周围人的善意,这才是一个学校最应该尽到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