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和马斯克为什么能拼CP?
百度造车跟特斯拉有什么不同?
李彦宏马斯克为什么都重视芯片自研?
大白本期话题,李彦宏和马斯克终将一战?
李彦宏和马斯克为什么能拼CP?
前几天,李彦宏在接受彭博社专访时,被记者问到一个问题。听着好像是李彦宏和埃隆·马斯克的对决,您觉得百度有能力和特斯拉一决高下吗?
你会不会想,百度的创始人要和马斯克对决,这个问题从哪说起呢?马斯克在一些年轻人的心里,早就因为他偏执的冒险精神、极致的个人才能而被封神了,人称“硅谷钢铁侠”。而李彦宏给人的印象,说起话来总是温和儒雅,不慌不忙,人称“后厂村村长”。
这两位怎么能强行炒CP呢? 但实际上,彭博社作为严肃新闻媒体,提出这个问题是有道理的。首先,百度开始新能源造车,在自动驾驶技术上也有深厚积累,这跟特斯拉产生了行业交集;而且李彦宏和马斯克两个创始人对技术的狂热信仰,对人类未来的预见确实有某些一致性。
4月9日,脑机接口AI公司Neuralink,发布了新的进展,猴子仅用大脑意念就能控制屏幕上的光标,这家公司是马斯克创立的。去年9月,李彦宏牵头成立了生命科学公司“百图生科”,用数据技术加速创新药物和生命科学产品的研发。你看,他们两位对人类未来的生命科学都感兴趣。
你是不是觉得马斯克还是个年轻小伙子?不对,李彦宏和马斯克在年龄上属于一代人,他们只差3岁。他们对人工智能的看法也比较类似,李彦宏在今年政协提案里提到,“人工智能技术研发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信仰,因为它的商业价值不可能在短短几年之内就体现出来。”马斯克也说过AI长期研发的事: “我认为我们应该特别小心,也就是说需要更多的时间发展人工智能。我们这个方向是对的,但是我们不能操之过急,进入到我们未知的领域。”
不过这两个人性格迥异,也造就了不同了企业文化。李彦宏是天蝎座,有投行的经历,他有一种大局观,所以百度今天会选择开放包容的技术路线;而马斯克是巨蟹座,完美主义,极度抗压,他有技术的使命感,喜欢独立解决问题,所以特斯拉做成了封闭的软硬件系统。
李彦宏和马斯克是有私交的,甚至有点惺惺相惜。2015年一次论坛上,李彦宏问马斯克是如何成为时间管理大师的,不是,问他是如何同时管理汽车、火箭和能源三家公司的。
马斯克:“其实我不建议你这么做,这会影响生活质量。 在那个场合,他们还讨论了无人驾驶汽车成为主流的时间。”
李彦宏:“你觉得还要多长时间无人驾驶汽车才能成为主流,包括美国、中国和其他地区?“
马斯克:”我们多久才能生产并且买到第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如果从技术上说的话,可能5年后就可以买到,比有人驾驶汽车更安全的无人驾驶汽车了。
李彦宏:”是的,但要成为主流,还需要有法律、政府支持等。”
这是5年前的预言,李彦宏和马斯克的看法还是比较准确的。今天我们看到的是,自动驾驶的使用环境确实比技术更关键。百度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已经在北京等城市落地,特斯拉的完全无人驾驶汽车今年内也可能量产。
百度造车和特斯拉有什么不同?
说到这里,有一个背景你可能会误解,虽然特斯拉名声在外,在自动驾驶排行榜上,百度一直保持在世界第一梯队,这个梯队里只有少数几个技术巨头,谷歌旗下的Waymo,美国自动驾驶公司Cruise,唯一的中国公司是百度。
李彦宏采访实录:
现在所有人都意识到自动驾驶功能将是未来电动汽车最重要的功能,而仅仅自动驾驶本身就需要大量的技术投资。
真实的情况是,特斯拉在汽车软硬件研发、工厂生产方面有很大优势,而百度在世界自动驾驶技术上拥有绝对话语权。这对李彦宏和马斯克来说,未来有可能在新能源技术方面对决。
但我认为,这种担心其实大可不必。目前全球每年生产1亿辆汽车,新能源换代的市场需求将释放相当一段时期,所以两家公司即使都在造车,也不会轻易在对方领地攻伐,甚至他们作为新品类需要共同教育市场。更重要的是,百度和特斯拉的产品路线和商业模式,是不一样的。
我认为百度很不一样。你知道,我们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成功。我们不只是想造自己的车。所以,除了集度外,我们还向其他厂商提供技术支持,我们希望他们也能受益于我们的自动驾驶技术。
我们有可能还将运营一支Robotaxi车队,我们希望消费者尽早体验真正的自动驾驶汽车,并帮他们节省打车费用。总之,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而这些都将由我们和行业伙伴携手完成,这与特斯拉截然不同。
听明白了吧?李彦宏说,百度在出行方面要做三件事——造车、开放自动驾驶技术、运营自动驾驶出租车,这跟特斯拉以软硬件体验为主的模式,的确不同。
在产业落地上,特斯拉先推出一辆高端电动车RoadStar,再从高端向低端逐步扩容市场,同时研发各种技术。而李彦宏的产业化思路是不一样的,2013年开始,百度大力投入自动驾驶研发,有了硬核技术,今年初才宣布跟产业合作造车。
去年,我们的研发投入高达200亿元,高于其他任何一家电动汽车公司,甚至可能比所有这些公司加起来都要多。我们决心在未来10-20年投入大量资金,确保我们在这个平台上拥有最好和最强的技术。
李彦宏立的flag不是虚言,百度目前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数量全国第一,深度学习专利申请数量全球第二。百度的技术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常年在15%以上,是全球研发投入最多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你可能会有疑问,这真的是那个你认识的李彦宏吗?
去年李彦宏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他翻出了1990年在北大读书时,听清华大学石纯一老师讲人工智能做的笔记。也许,李彦宏那时就有了实现AI应用的初心,今天的百度就是他大学时代梦想的隐喻。
李彦宏和马斯克为什么都重视芯片?
其实李彦宏和马斯克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重视芯片研发。在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里,芯片就是大脑和心脏,是新能源时代的油田。可能两位大佬都看到了,这些核心零部件,只有自主研发才能适配需求,保证供应链的安全。
稍微不同的是,特斯拉自研的FSD芯片,是用在车身上的,主要作用是为智能辅助驾驶提供本地算力。而百度研发的芯片是用在数据中心里的。
你应该知道华为的麒麟芯片,但你知道百度研发的昆仑AI芯片吗?你可能没见过它,可你每天上网肯定离不开它。训练AI需要强大的算力,算力又需要高端的AI芯片支撑。百度自研的7纳米昆仑2芯片,目前正在量产,填补了中国AI芯片的空白。
李彦宏采访时说过:“我们大概10年前就开始涉足这个领域,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这比仅供内部使用要重大的多。整个国家、很多企业也需要这种先进的高端芯片。市场需求随之出现大幅飙升。芯片正是AI时代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如果我们不做,谁能做得更好?有了它,我们就不必花费高昂成本采购第三方的高端AI芯片,我们可以使用自主研发的芯片。它帮助我们节省成本,提升运行速度,而且更符合我们的需求。 ”
AI芯片又是一个卡点,百度做的这件事避免了被卡脖子,北大毕业生果然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