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双十一,我都很犹豫。
不是犹豫要不要把宝贝加进购物车,
而是犹豫那些已经付了定金的宝贝我是真的需要吗。
近几年双十一的套路规则越来越多,预售付定金的日子总是提前十多天。
每次我看到喜欢的宝贝往往都是激情付定,结果就是“待付款”右上角的数字逐渐变大。
因为那个数字存在的时间足够长,我犹豫的时间也就足够长。
是退款还是坐等快递,面对非此即彼的二选一,我总是为难。
于是我会在脑海里对各个商品进行一次退款模拟,想象我没拥有它会是什么心理。
可我模拟的越多,我就会开始纠结。
因为无论哪件商品,我都觉得,好像各有其好,又好像各有其“可要可不要”的原因。
可在这种时候,付定的订单被“锁住”了,我又是无法进行任何改动的。
直到开始付尾款的那天,在提交订单的前一秒,我还是在犹豫。
当我因为“赶紧付了算了”的想法咬牙下单,验证指纹的时候,我才松了口气。
最后的结果就是我原样下单了。
看到“支付成功”的页面,便躺下睡觉。
先前的犹豫,立马就变成对收快递的期待了。
事实上,不只是双十一,日常生活中我也总如此。
比如今天是吃炸鸡还是点快餐,炸鸡又分甜辣味和芝士味,明天还要不要和朋友去看电影,出门是公交还是打的。
我常面临选择。
但我又常常犹豫,于是我有时会把选择权交给剪刀石头布。
这样做选择的方式,在小事面前,好像很不负责任。
如果放在一些学习或者其他大事前,时常也会觉得,这样是不是有点太随便了。
就像去年高考填志愿,在两所学校我都能进的学校前,我把哪个放前面几乎就确定了我最终的归宿。
但说实话,对于那些大学和专业我没有什么概念,也真的不太了解。
第一次翻开那本厚厚的填报指南,我只觉得脑袋发懵。
好在我爸足够耐心,在结合我的想法后挑了好几天,给了我好几个选择。
其他录取分数有明显差异的选项都还好,顺着排就行。
可就是有这样两个差不多的学校出现,但他们之间又存在很大的不同,每所学校都各有其好,各有其缺陷。
我总下不定决心,我总犹豫。
那次我没有去找人石头剪刀布,我选择自己扔硬币。
硬币扔了好几次,我也没得出结果
因为每扔到其中一面,我就会想反面那个是不是更好,我总害怕,自己会不会错过那个正确的选项。
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只好一次次的重来。
直到某一天,我突然意识到,我们似乎总是太执着于那个“正确的选项”。
得做值得的事,要走正确的路,遇到对的人。
只是,没有人可以预见未来,谁又知道某一些选择一定是对的呢。
直到最后我也想不到有什么方法可以帮我做选择。
我只能承认:
有些选择,就是会让人犹豫,因为都各有其好,各有其困难之处。
所以我爸把这两个选项给我时才会说:
“我觉得这两个都还不错。”
我无法确定哪个是正确的,
我只能让自己成为那个坚定的。
于是我就选了个离家近的。
抛开所有复杂的考虑因素,简单的交给距离。
然后在内心说服自己相信这个选项,继而奔赴,把书读好。
这样看来,我不是一个自信的人。
我总不敢给自己一个坚定的选择,害怕自己选错。
可这又有什么所谓呢,反正,那些“正确的选项”,也是在我们努力做出了些什么成绩之后的结果,然后兴奋地说:
“当初真没选错。”
所以面临了很多选择的我总算体会到:
对我而言,坚定比正确更重要。
至于在坚定过后的选择,会不会让我感到后悔,我只想到了四个字去回答:
事在人为。
文章源于公众号【冰袋min】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