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上海初中的历史中考。说起历史学习和考试,许多学生和家长自然非常关注。我也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说起历史,许多学生对历史的学习还是很有兴趣的。首先从许多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历史。即历史就是通过许多的故事展开的。譬如通过历史故事让我们了解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和文化。
如,百家争鸣的故事、卫青与霍去病抗击匈奴的故事、四大发明的故事、郑和下西洋的故事等等,生动形象、深入浅出。
而许多的学生通过这些故事来感受我们的历史和文化,通过这些故事来了解很多的英雄人物,通过故事深受我们民族文化的浸润。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英雄情结,什么叫英雄情结?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想成为英雄的一种冲动,或者都有一种对于英雄的崇拜之情,这都属于英雄情结。
所以,当我们读到这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或历史事件的时候,我们感到有一种共鸣,有一种喜悦。我们的精神得到了升华。
这样,我们对历史本身自然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故事听、有故事读,有很多英雄可以让我们去感受他们的情怀,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当然,学习历史除了有趣,还有意义,首先,学习历史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中国5000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对我们自身的历史文化充满自信。
其次,就是我们对于5000多年文明的一种信仰,即对悠久历史的信仰,对我们的先贤和先烈的一种崇拜。这是我们这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力量之源泉。
第三,有了这份文化自信和精神力量,我们才能对自己的民族和祖国有更深厚的情感。
第四,有了这份自信,我们才能放眼世界,以国际的视野关注世界历史,并作横向的比较。
有了学习的兴趣和目的,学习的方法、考试的思路当然也不可忽略。除了整个历史学科我们始终贯穿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这个方法论之外,诸如用比较的方法、图表的方法、历史地图法、公式记忆法等。例如中国春秋时期与同时代古希腊之轴心时代的比较;清代与英国工业革命之比较。再如公式记忆法,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和基础、过程、结果和意义。
比方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它为什么是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之后,中共“一大”为什么又是在1921年的上海举行的。这里涉及到许多思想基础、阶级基础、经济基础,文化背景以及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这些老师都应该帮助学生分析并理清思路。
所以学习历史包括如何答题,它是有一定的思路可循的。大道至简,简而不凡。有了正确的思路,便可化繁为简。
就像我们的学生需要开设地理学科,以了解我们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了解特定环境中经济状况和人文发展,构建我们的空间感一样,我们通过学习历史,可以培养我们对于历史的纵深感。
所以,我们学习历史一定要把历史跟地理结合起来,那么具体就表现为历史的地图法。学历史一定要结合当时的地图来学。这就形成一种时空观,这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
2022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