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与术之间,探索教育的真谛
——《整体养育》读后感
近年来,育儿类的书籍大量上市,但真正能为父母或者教师提供实用指导、激发思考的并不多。最近我有幸读到《整体养育》一书,发现这是一本教育工作者的必读书目,这本书不仅有对教育的深刻理解,还有实际操作策略,既讲述“道”的哲学,又传授了“术”的实践,为广大父母及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有力支持和参考。
翻开《整体养育》,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清新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孩子之前,先要做好准备,修炼好内功,只有多角度地了解儿童的发展规律,和孩子建立起情感链接、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才能学习育儿的技巧,做有智慧的父母。
这本书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在于尊重与理解。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拥有不同的成长节奏和学习方式。作为教师,我们需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摒弃固有偏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每个孩子的差异。教育的本质不是机械地塑造,而是用心引导和支持,帮助孩子在自我发现中实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整体养育》这本书还提供了有效的育儿技能,包括面对挫折、情绪管理、注意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特别是书中关于共情与有效沟通的方法,对我帮助极大。它教会我,真正的共情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同理心去理解他们,从而建立起沟通的桥梁,让爱与理解成为师生间最坚实的纽带。
不久前,我遇到一个挑战:如何帮助读初二的女儿疏导情绪。进入初二,孩子学业压力增大,再加上刚开学时换老师的不适应等,导致孩子情绪波动也较大。每次,她在家里抱怨的时候,我就认为这是非常不好的行为,提醒她不要传递负面情绪。可是孩子的情绪没有出口,导致孩子走上了极端,成绩也出现了波动。
正当我无计可施时,我尝试运用《整体养育》中的共情技巧。我先安静地坐在他身边,倾听他的倾诉,用眼神和肢体语言传达我的关心和支持。待她的情绪稳定后,我引导他一起分析成绩波动的原因,鼓励她尽快适应新老师的变化,适应目前的学习节奏,理解她的学习压力,和她共情,帮助她寻找释放压力的途径,比如听音乐、享受美食等。更重要的是,我告诉孩子,成绩不是衡量他价值的唯一标准,她的努力和付出我都看在眼里,为她感到骄傲。
后来,孩子情绪有了出口,我和孩子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孩子在学习方面也越来越积极,每天也不再抱怨,我们总能以轻松、愉快、幽默的方式化解其中的压力。慢慢地我们亲子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互相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学习状态又回来了,成绩也明显提升。
这次的经历让我意识到,情绪管理不是简单地压制情绪,而是教会孩子如何识别、表达和调节情绪。通过共情,我与孩子建立了信任,使她愿意向我敞开心扉,接受帮助。同时,她也学会了在面对挫折时保持冷静,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整体养育》不仅是一本育儿指南,更是一本对小学教师具有指导意义的教育宝典。它让我明白,教育的智慧在于不断学习、反思与实践,在于用心去感受每个孩子的成长脉动,用爱去滋养每颗幼小的心灵。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教育工作的道路,让我在教育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地根据孩子的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术”,同时坚守“道”的指引,与孩子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