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倒也不是什么无病呻吟,矫揉造作,或者说我还没想到一个更好的标题,只能表象地写下「我们变得不像我们」。
周一晚上和父母通了一次视频,求学在外,还是得保持定期的联系,本打算周日做这件事,却因为近期几个同学和师弟考研要复试了,进行了答疑而忘了这么重要的事。
「喂———」
「hello」
「你今天怎么想到来找我们视频呀」
……
对着小小的屏幕,父母总是挤着凑到一起,尽量同框出现,生怕自己没出现在画面里,透露出一种喜悦。
那句「你今天怎么想到找我们视频」其实对我触动很大,似乎自己过于在意自己的事而忽略了一些人。趁着这股感情还在,我打算联系几个大学的老友,想来毕业后也快有一年没怎么聊过了。
发了个表情给对方,大概过了半个小时,收到一条消息——「干嘛」。
他正在去往重庆的火车上,我表明来意,倒是得到一句熟悉的「mmp」。调侃一番,寒暄几句,话题最终还是回到了研究生在研究些什么。说实话,并不想聊这些,似乎有一种过年才见得到的长辈客套性质的关怀——谁在乎你研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难道你想听我介绍案情、争议点,还是学说与理论的划分?
我试图聊些有趣的话题,但很快以「坐车了,不聊了」终结。
其实也记得本科毕业时导师给我灌的心灵鸡汤——读研到时候就不会和工作的同学玩在一起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更明白其实离校时的拥抱,可能就是此生最后一面,但也似乎不该是现在的这种情况。
另一件事,还是本科的同学,A,考研二战顺利通过,复试结束,来找隔壁院校的我。顺便,A还叫上了另一位研究生也在这里读的本科同学B。三人相见,打算找个地方吃顿中饭。在去下馆子的路上,B一直聊着商法界的学说斗争,最近的《民法总则》又是如何如何不好。我甚至有种错觉,这难道是法学研讨会吗?亦或者是出租车司机们聚在一起聊国家大事,那些个部委们可都是如何如何…
我们似乎急于在那些熟悉但却许久未见的人面前表现自己,炫耀自己的所见所闻。我们不甘于一成不变,但是否要展现一个完全不属于自己的自己。我们急于奔跑,那些励志小文章告诉我们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碎片化的人际交往中。但对我来说,这并不是什么人际交往,而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些曾经珍视的人,不应该在时间的冲刷下变得暗淡无光,与芸芸众生一样,成为一个认识的陌生人。对于我来说,你怎么样了,开心或沮丧,才是我真正关心的。
2017.3.23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