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被一位家长着急的预约要给孩子辅导。反复问他说自己是否愿意让来接受辅导。家长说孩子愿意。结果来了一见面,这孩子侧面而坐,侧目对着老师。提问问题,总是敷衍对答,词汇很少。自已说烦,但是说不出原因来。但从他自己回答问题的信息里还是看出问题已经积淀了三年多。再多问一句就好像又是一句烦躁的回答,于是我心里面也不由得有些生气,我在想,这孩子是不是在移情呢?我又没有招惹他呀!经过盘问,人家孩子其实本意不想来,是老师要让来的。快转介出去吧。想找谁辅导就自己先考虑去吧,何必这么费力不讨好呢!
现在想来,来访者烦躁,心理老师应该有一种反移情的能力,别被来访者的情绪给激怒了。以后再遇到这样的来访者应该问问,来访者是对心理老师有逆反心情,还是被指派他出来辅导的老师惹恼了吗?
另外,他自己说不出为什么有点情绪低落,,就可以询问老师为什么要他接受辅导,对老师的建议有看法吗?还有,他在接受老师访谈的时候,不愿意让妈妈在场,就应该问问为什么不想让妈妈知道的原因。至少可以发现,亲子隔阂比较明显。亲子关系不好,儿子在校外的酸甜苦辣也不愿意跟他说说,这样也容易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由少及多,有轻及重。今后谁想让孩子来咨询,一定要先采访这个指派小孩的重要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