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景德镇,听到这个名字的第一感觉会是什么呢?这里会不会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小镇?亦或是一个类似于今年Athena淄博一行中,大观园淘宝形式一般的存在?
然而,都不是。
先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江西省的区域划分,非常有意思。在江西省一共有四个面积比较小的地级市。它们分别是:景德镇、萍乡、新余和鹰潭。新余和萍乡的前身是县,鹰潭的前身是镇,不过在这四个小面积城市中,景德镇市当属最有名气,自古以来就有陶瓷业的发展,以至于发展到今日,大家都知道这个地方。
景德镇市,别称“瓷都”,她就是江西省面积较小的地级市之一,是由当时的县级行政区升级到地级市的。她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西北与安徽省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鄱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省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
来到了景德镇,还是要去产业园瞧一瞧的。
一进厂门就看到了非常精湛的手工艺过程,瓷器师傅很娴熟的在我们的面前展示着手中的技艺。
从前在我的印象中,瓷器的工艺现今多是已被机器所代替,人工成分并不多,然而当你亲眼去看的时候才发现。有些技艺,机器是代替不了人工的,因为动作需要很精细,这才得以保留了一些细节性的制瓷手工艺。
参观过后我才发现,手工艺环节其实也是陶瓷产业得以传承的一部分。
因为在最初,科技发展并不发达的陶瓷业发展初阶段,生活条件和制瓷条件都比较恶劣的时期,人们靠的是什么走到了今天呢?
当然,所有的陶瓷都全凭人工和智慧来打造,那些年的那些手工艺,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景德镇发展陶瓷业发展至今最基础的记忆。
亲临于此,其实我很幸运,也很开心。
在现今这个科技人文不断在发展的时代,什么都讲究速率,还依然能留存着曾经的一些技艺的传承,虽然不完整,但至少现在还能看到,让人们还有途径去了解,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存在的价值。当然我更希望在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更大空间中,依然能够保留这样的手工技艺。
景德镇设镇于东晋时期,始称“昌南”。
论起中国的英文China是怎么来的呢?有人说这词不就是从“昌南”一词音译过来的。今天为大家带来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小故事,在当日的朋友圈分享中答应大家会来讲这个小故事,今天就向大家娓娓道来。
其实,中国获得“China”这个称呼的时间,远远比瓷器在国外的兴起更早一些。
在十八世纪以前,当时的欧洲人还不太了解瓷器何以为用,他们也不会制造瓷器。中国人拿着这样一个新鲜物件到哪里去,自然都会引来人们的好奇,这是干什么用的呢?我们怎么从来都没有见过。
所以,我们中国历史上昌南镇的精美瓷器,特别是“青白瓷”到了欧洲,当然会受到了外国民众的关注与欢迎,甚至当时的他们是以得到了这样一件能够与玉器相媲美的瓷器为荣。
后来,当欧洲人了解到瓷器的用途,发现了它独特的精美工艺,自是觉得了不得,可是又如何来称呼这精美的物件呢?
后来就以“昌南”作为瓷器和生产瓷器的“中国”的代称,久而久之,提起中国往往联想到是瓷器之乡,外国人便把生产瓷器的中国也大写其字头,成了China。
这个故事,我们国人听起来是真的挺让人高兴的,但故事仅仅是个故事。
故事中这种“青白瓷”: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盖纽圆润,美观雅致。确实在当时的欧洲,是不可多得的一种精美瓷器。
再来说说“China”一词的出现,它不晚于辽朝、金朝、宋朝,不早于先秦,大致出现在隋唐时期。
因此,学界基本认为,把瓷器称为“china”,要远远晚于“China”作为中国的意思。
说起瓷器,其实中国不只是景德镇生产瓷器,像我们的广东佛山,还有今年六月Athena去过的山东淄博,写过的陶瓷琉璃篇等,这些都是中国瓷器产地,但瓷器的工艺不同,所以用途也很广泛。
有幸来到了景德镇,亲自看一看瓷器的生产过程。这才发现,原来不只是原材料高岭土的高要求,还需要非常多的人工工序,这一件件工艺品得来不易,多道工艺,多道筛选,经过了层层流程,最终的成品,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最后,插播一则景德镇售卖板栗的场面。
以售卖板栗为准,瓷器装点摊位为辅。看起来是不是就很具景德镇的特色呢?连我也忍不住上去称了些景德镇的炒板栗。
再来悄悄的告诉大家,景德的板栗烧鸡是一道本土的传统名菜,也是深受当地人喜爱的一道地道佳肴,可谓色香味俱全,很值得尝试。
若是对景德镇的美食还特别感兴趣的。
那么可以尝试一下高岭土煨肉,那也是景德镇的传统特色美食,高岭产的瓷土是陶瓷的原材料,因而闻名天下,所以这道菜品也是跟着混的风生水起。
先调制肉的味道,再用荷叶包好,最后用岩土包裹好烤制三四个小时的美味,听起来感觉还不错,吃起来也许也能轻松驾驭您的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