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故事,柏拉图来问老师,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没有回答,以一个哲人独有的狡黠给柏拉图布置了一个任务:看到那片麦田了吗?从里面摘出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能摘一次,而且不能回头。
柏拉图第一次走进麦田,他发现很多很好的麦穗,他摘下了他看到的第一个比较大的麦穗,然后继续往前走,却沮丧地发现自己越走越失望,前面还有不少更好的,但是他却不能再摘了。走出麦田,苏格拉底告诉他,这种选择叫做“后悔”。
柏拉图第二次走进麦田,他依然发现很多很好的麦穗,但是这一次他吸取教训——前面一定有更好的。他一直向前走,直到发现自己差不多走出了麦田。按照规则,他回不去了,而他刚刚错过了最好的麦穗。柏拉图走出麦田,看到不怀好意的苏格拉底对他笑。这个老头子早就知道自己会这么干,他对随便摘下一个麦穗的柏拉图说,这种选择叫“错过”。
柏拉图,第三次走入麦田,这一次他做如何选择呢?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呢?柏拉图的问题,其实就是我们面临的选择的问题。面对职业、爱情、机会的诱惑,我们往往第一次“后悔”,第二次“错过”,但是我们永远不能后退。
那么怎样才能做出既不会“后悔”,也不担心会“错过”的选择呢?
古典老师在《拆掉思维的墙》一书中说:“进入不知领域时,给自己设一个不做选择、观察的空间和底线,在这之前,不要作选择的决定,一旦过了这个底线,就大胆地开始选择。这就是最好的‘选择’模式。
还是回到之前的摘麦穗的选择的问题。如果不想“后悔”,又不想“错过”最好的麦穗,我们可以先在走过的前1/3左右的麦田中观察长得好的麦穗标准,先不做选择。这样心里就会有个要摘的麦穗的底线和标准。
然后在剩下的2/3麦田里进行选择,一旦发现有麦穗超过了之前设定的底线,就可以摘了。
这样的选择是最科学的,也是最合理的,是当时情况下我们所能做的最好的选择。
职业的选择也可以如此。想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我们需要建立关于自己与职业的基准线。在进入你所想要从事的职业之前,先进行充分的了解,比如做职业调查报告,或者先做兼职。如果要转行,搞清楚自己是否适合该职业,给自己定个选择底线,比如工作环境、薪资等要求。然后再结合自身情况做出选择。
太过着急做选择,或者以等待的方式做选择都会容易出现“后悔”或“错过”的情况,如果想要做出更好的选择那就要拿出一段时间找到内心的基准线,一旦目标出现就马上出手,这样的选择就是在当时情况下最好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