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节课的思考
(一)以“让小车动起来”的比赛形式贯穿整堂课是欠妥的。
原因有:
1.比赛带有竞争的意思,如果一堂课下来,分出了输赢,输的孩子会沮丧,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当时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没有思考到这个层面。
2.虽然我用的是比赛的形式进行,但是比赛需要有赛前规则、过程监督、结果反馈。而我自己只是勉强有赛前规则,后面两者都缺乏,尤其是大部分孩子都不知道比赛比什么,怎么才算赢。
(二)第2个实验:学生说可以挨着磁铁让小车动起来
原因有:
1.开课我就提出今天要比赛,比赛的内容是:让小车动起来,学生在第二个实验让磁铁隔着一定距离动起来时学生关注的就变成了让小车动起来而没有隔着距离。
2.学生没有意识到要隔着距离让磁铁吸引小车问题就出在导入部分,请学生对推、拉、吹、磁铁等方法分类时,没有强调推拉是直接接触的方法、吹和磁铁是不接触的方法。
(三)第3个实验:磁铁隔着物体能吸引小车吗?出示了以下两张图片请学生思考
我自己心里预设的是第二种正确,但学生大部分都同意第一种,并且第一种方法在实验时也成功了。
原因有:
1.还是开课强调的比赛内容是:让小车动起来,误导了他们,其实这个实验学生关注的应该是让学生隔着物体让磁铁吸引小车。
2.出现同意第一种并且也让小车动起来的情况也是因为没有强调这里要使用的是不直接接触的方法让小车动起来,所以在上课时学生的反应和回答不是我预设的,就有点懵。
3.关于两幅图到底要不要在实验时让磁铁隔距离和物体吸引小车,还是直接隔物有一点纠结了,其实既隔物和隔距离更好一些,因为物体靠近小车会阻挡小车的运动,还是第二种方法更好。
二、我的思考
(一)提问的思考
1.平时上课时,有时候会为了自己预设的答案请很多学生回答同一个问题。老师提问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学生回答自己预设的答案吗?
提问到底想了解什么?
1.学生的前概念。学生对这个知识有哪些认识,有哪些误区。
2.学生的想法。老师还需要做哪些调整或引导以便我们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内容。
(二)巡视的思考
巡视不是在教室里面走一圈,走过来走过去。
1.巡视第一次,挨着挨着在全班每个小组走一圈,了解每个小组的大概情况:是不是都领到材料了、有没有争材料的、每个组能不能按进程顺利完成。
下一次巡视时,老师就可以重点关注实验有困难的学生。
2.巡视时关注学生的想法,了解孩子有哪些思考,对问题或操作等有哪些误区,以便后面的环节顺利进行。
3.26新教师培训收获
1.预测和猜测:
第一次预测主要是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者是学生的猜测
第二次预测有的学生就能根据前面的实验来进行预测
猜测应该在副板书体现,在课堂活动推进的同时能拍出一些问题
2.与学生对话
老师问的这个问题学生能听懂吗?这是老师在备课时应该思考的问题,可以提前与学生交流。
3.老师抛出主问题,学生围绕问题思考
4.每节课结束时需对本堂课内容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