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王利珍坚持分享第1190天
案例摘录:
一位母亲来谈,担忧着青春期孩子的交友不慎,由于严格批评,孩子判断力低,封锁孩子对外联络方式,孩子表示不满与之产生激烈冲突,这位母亲十分挫败,希望得知如何解套?
在初步了解情况后,咨询师尝试询问母亲的期待:你这么爱孩子,希望保护孩子,所以对于你出手处理孩子的教育问题,你最希望可以看到什么结果?
不预设的尝试理解当事人的目标,看是否可以成为晤谈的大方向,而非以检讨母亲或孩子的错误作为工作的重点。
当然是希望孩子与这个很危险的朋友分开呀,这个人不能当朋友,游手好闲,常上网呀,她的生活应该跟以前一样规律,也应该回到正轨,好好读书啊,母亲坚定的说。
你真的很为孩子着想,相信这样对孩子是比较好的选择,而当他能做到时,你们的相处又会有何不同?咨询师继续问,尊重母亲的价值,具体探究她想要完成的目标,但也开始让母亲将焦点转到两人之间的互动。
就会像以前吧,大家平平安安平平静静的过日子,两个人就是可以好好的理性的说话,不像现在呀。他一直反驳我,大家日子都乱了,母亲气愤的回答。
孩子目前跟你的看法很不一样,但是基于过去你对孩子的了解与相处经验,当你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跟孩子沟通,比较容易让孩子接受你的意见?咨询师推进的引导母亲看到双方立场的差异,并企图连接母亲过去经验中的资源,看看是否可以成为建构解决之道的一个素材。
母亲低头思索了一会儿,我先生提醒过我,我越是着急,孩子越不容易听进去,当我好好分析给孩子听时,她至少能安静的想一想。
好好的分析,是指什么呢?咨询师深入追问优势的运作细节,以催化母亲更为意识化,分析优缺分析结果之类的。母亲继续思索着,你注意到了吗?当你的分析是你女儿能接受的,愿意安静想想时,你是用什么样的态度口气方式和立场等在说着?
就是很平常的样子……
很平常是指?
好像不很严重,在聊天,没有一定要他接受,只是提供一番见解而已。
哇,你一开始怎么会知道这样的方式对你的孩子有用的呢?
咨询师的赞美让母亲可以更能肯定自己,并联想自己胜任之处的成功要素。
青少年就是这样啊,欲擒故纵啊,不然他就会为反对而反对,可是上次我气疯了,上次跟他讲话的时候就没有办法这样平静啊,结果我们冲突更大。唉……母亲反思着。
一位爱孩子的母亲,面对孩子交友可能存在的危险,担忧着急,是很自然的反应,且你真的知道如何跟青少年沟通啊,咨询师赞子赞美,以凸显母亲的优势。
那么如果有机会问你的先生,他会提醒你,如何让你的担忧着急可以平静下来,好让你可以很平常的样子跟孩子讲话?从先生这位生活中实际存在的资源人士角度,企图引发母亲思考的可能性。
嗯,先找朋友,我妹妹谈谈呀,讲一讲话就比较能平静自己吧,先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很重要,这我应该知道呀,怎么这次给忘了。
母亲若有所思的回应,咨询师重复归纳强调着适合母亲的独特有效方法:看来先平静你自己,你就能想到做到如何好好分析给孩子听,而且也比较能用很平常的聊天式的,没有一定要他接受的方式来说话,这样的效果会更好些。
是的,像这次我来这里跟你谈谈,现在就好多了,我想我可以跟我先生妹妹再多聊一下我的担心。母亲的知觉,正在改变着,她在接纳问题的同时,也看到即存的资源与方法,从母亲生活经验中抽取成功要素,解决之道正逐步建构者。
意图扩大思考向度,咨询师继续引导当事人,如果今天谈完后,你回家再给先生妹妹聊一聊后,你预备好了,你很平静了,你可能会怎么好好分析给孩子听。如果我有机会问你的孩子,他会告诉我,你说的哪些话对他最有帮助,最能让他了解你的在意与关心,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引导着母亲在实际的生活及亲子互动脉络中预言着未来可能的具体行动与效果。
我应该要先说,我知道你很喜欢这个朋友,他很有趣,有创造力,我也知道你很想要有朋友可以解闷,不是一直读书,母亲立即回答。
你怎么会想到这样的开场呢?这样的开场对你的孩子很重要,咨询师看到母亲思维细微的改变与进展,继续鼓励其觉察。
就是我的孩子觉得我在批评他的朋友,觉得我怀疑他的判断力只看重功课,真的……
是,你很了解你孩子的想法呀,所以如果你先说的是知道你很喜欢这个朋友,他很有趣,有创造力,也知道你很想要,有朋友可以解闷,不是一直读书,那么它可能会有什么不同反应会跟之前不一样吗?
可能他会安静一点,还会跟我辩论一下,不会像现在一样大骂我或不理我,是啊,我了解我的孩子呀,但一着急生气什么都忘了呀,我实在……母亲突然陷入停顿,咨询师等待着。
许久,母亲吐了一口长气,语重心长的说:回答你的一连串问题,让我反省到一位担心孩子会受伤的母亲,情急之下出手介入,却伤到了孩子,伤到了我们的关系,把孩子推得离我更远,这岂是一位母亲所愿,你问的问题,让我有一种退后一步观看全景的感觉,再次思考我怎么做才能对孩子对我们都好,唉,母亲真的是一个得一直跟着孩子学习成长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