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因为过节的缘故读书效率不高,当有大块的空闲时间出现的时候,人的惰性就会被放大,要是平时时间比较紧凑的时候,拖延也许只能出现10分钟,但是一放假,紧迫性没有了,拖延就会变成一个小时,或者更长时间。也是因为想要自由的享受假期,所以没有给自己做详细的时间规划,导致没有控制的沉迷于网络世界,原计划的6本书没有完成。这里倒不是要责怪自己的意思,只是陈诉事实,发现时间规划对自己的重要性,光有目标不行,还要将实现目标的规划落实到每天的实施中。
2月份一共读了2本书。
第一本《投资者的未来》
这本书的作者是杰里米j.西格尔。本书读了几章感觉不对,一看原来是出版于2005年。难怪里面的某些案例列举的不够严谨。比如用亚马逊公司为例,认为在1999年亏损6亿的情况下亚马逊在股市还能有300亿的市值,是一个严重的泡沫。用以解释当时的网络和科技泡沫导致的公司估值的严重不合理。
可是亚马逊在10年后的2019年市值7800亿,而且大部分时间这家公司都是亏损的,就算是在泡沫时期进行投资现在也是超10倍的收益。
所以反倒印证了在《投资最重要的事》这本书中的一个观点,就是无论投资时间的长短,公司的当前的价格和价值分析很重要。我们需要投资于那些价值大于价格的公司,而对于价值的判断则很难准确。这也就是为什么像巴菲特这样的投资大师百年难见的原因,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透过价格看到其内在价值。大部分投资人的成功都依靠于运气。
而亚马逊刚好属于这类价值大于价格的公司,它账面亏损的原因在于将公司的现金流用于对未来的规划性布局中,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耳熟能详的概念都是它的投资方向。这就涉及到一个财务概念,就是关于研发费用应该是计入费用还是资本化的问题。这是造成高科技公司账面亏损的主要原因。因为研发费用如果能够成功实现利润化,那么前期投资的这些研发费用其实都应该是资本。记得巴菲特在给股东每年的年底报告的时候对研发费用有过分析,认为这块费用应该在评估公司利润的时候从成本费用中剔除,基于这样的公司价值分析才有意义。
亚马逊公司成功的将这些前期研发投入实现了利润化,现在它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云计算公司之一。那么在1999时,作者基于财务报表的分析就认为亚马逊的公司估值存在极大的泡沫是不合理的,作者的估值模式也许只是考虑了作为零售商的那部分,而没有预估到未来销售模式的翻天覆地的改变,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导致了购物模式的变化,让亚马逊在今天成为美国最大的零售经销商。
现在被讨论最多的也是它的商业模式,不给公司投资人分红的公司是否应该拥有这么高的估值? 但是投资人的资本价值却是成百倍的增长了。作为投资人是要投资一家分红相对比较高,但是资本增长比较慢的公司? 还是投资一家不分红,但是资本增长很快的公司? 毫无疑问是后者。可惜的是这样的公司可遇而不可求。
作者在本书中的主要观点我觉得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作者分析了1957-2003年美国市场的历史数据,提出增长率陷阱这个问题,高速增长时期并不能给投资者带来长期的高收益。建议投资者通过挑选低预期高股利的企业进行长线投资分散风险提高收益率。
虽然这边书的分析基础是基于历史数据进行的,现在更流行的观点是认为通过历史价格来判断未来发展就像是通过观察后视镜来开车一样不可信,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作为一般投资者,大部分人没有判断什么样的公司是价值大于价格的公司的能力,反而是这样大数少错的方法更加具有操作性。
读这边书的乐趣就是站在未来的制高点上对作者的观点进行分析和找茬,倒是笔记写得最多的一本了。
第二本《枪炮、病菌与钢铁》
这也是一本讲述人类史的书,和之前看的《人类简史》在某些观点上有些重合的地方,比如说提到了某些巨型动物的灭绝原因,都认为人类迁移到了该类动物所在的区域,这些生活在比较孤立的地理环境中的大型动物因为还没有形成对人类比较警觉的基因,被人类作为食物吃掉,或被人类破坏了生活环境所导致了该物种的灭绝。比如说关于动植物驯化的过程,以及驯化后的动植物如何传布到世界各地。
鉴于这本书的出版时间早于《人类简史》,只能说类似种类的书籍都存在彼此借鉴的地方吧,大家都引用了相同的观点,也许这个观点已经在某个科学家的验证中已经成为共识。因为在《人类简史》的参考书录中没有看到对《枪炮、病菌与钢铁》这边书的引用记录。
说个题外话,关于参考书目的问题,有些引进的书籍在国内出版的时候,也许是为了节约成本,参考书目这种没有太多读者会关注的内容,就没有随书一起印刷出来。不知道国内关于出版方的法律条款是怎么规定的,但在国外如果引用他人的文字,而没有参考书目的书籍是决对不允许出版的,因为不是自己的研究成果,就应该有义务告知大众。国内大出版社出的书现在基本都不会节省这几页纸的成本,所以现在更喜欢买这些出版社的书,因为无论是否法律强制要求,都尊重了作者的原创性,这样的出版商也应该值得回报。
《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作者想要论证的观点是:“不同社会之所以在不同大陆得到不同发展,原因在于大陆环境的差异,而非人类的生物差异,只有在能够积累粮食英语的稠密定居人群中,也就是依赖公元前8500年左右出现的农业崛起作为粮食来源的人群中,才有可能诞生先进技术中央集权的政治组织和其他复杂社会特征。然而,对于农业崛起至关重要的,可驯化野生动植物物种,在各个大陆的分布却极不均匀,最有价值的可驯化野生物种子,集中在全球9个狭窄的区域,这些地区也因为成为最早的农业故乡,这些地方的原住民由此获得了发展枪炮病菌与钢铁的先机,这些原住民的语言和基因随同他们的牲口,作物技术和书写体系,成了古代和现代世界的主宰。”
全书围绕着这个观点进行论证。验证逻辑层层推进,引用了很多生物学、历史学、生理学等方面的研究结果,推论过程很严谨。这种表述方式很学术,感觉每一章都能独立的形成一篇论文。所以阅读起来比较需要花时间去思考前后的关联性和论证的合理性,很是花了不少的时间。
但是还是觉得作者还是有些欧洲中心化的偏向。对中国及亚洲地区国家的历史重要性没有过多的研究和描述。什么时候国内也能出一位人类史的大神论证一下中国对于世界的意义。
从阅读体验上来说,《人类简史》因为作者讨论的角度更意想不到,比《枪炮、病菌与钢铁》要有趣很多。后者则更注重逻辑推理的严谨性,难免表述更学术化一些。如果只是想要了解关于人类史的一些知识,我觉得《人类简史》更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