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上班的大楼外面有一个小小的人工湖,午间饭后散步路过时,总能看到湖面有鱼儿在水中嬉戏,它们在水中游弋的姿态,悠悠从容,让人不禁短暂逗留,好似鱼儿的悠然映射到了自己的身上,在观赏中,人的心境也随之发生了明显变化。
《庄子·秋水》中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节中曾经有一段是惠子跟庄子两人关于人是否可以知鱼之乐的辩论,原文是这样描述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 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我们不是鱼,又怎能知道鱼的快乐呢?我们看到鱼在水中悠游,那种轻灵的姿态,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观看的时候,我们都能从内心深处感到些许变化,心开始放松,继而柔软,感到舒服,这种舒服又何尝不是一种快乐?在这种心境的变化中,鱼儿只是凭借那美丽轻灵的姿态,便唤醒了我们的感知力,我们能从这种观赏中感知到快乐,我们虽然不是鱼本身,但是我们确确实实感知到了快乐,而这种快乐正是鱼带给我们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知道了鱼儿的快乐,鱼之乐,并非是鱼作为主体感受到的快乐,而是人作为主体感受到的鱼的快乐。
同人非鱼而能知鱼之乐一样,我们人同样能被草木、山川等自然万物所触动,万物无情而人有情,人的感知力虽然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各种情感则多由外部事物所触发。我们从山川的巍峨挺拔、江海的波澜壮阔中感受到豁达,人心通过与山川、江海链接,而开阔起来,可以说人通过万物,由下而上的感知到高于物的某种精神。
正如中国古人眼中的四君子“梅、兰、竹、菊”象征着“傲、幽、坚、淡”的四种品质,我们古人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从而使花草石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人格的象征与隐喻。人非鱼而能知鱼之乐,是鱼轻灵的姿态,唤醒了人心中快乐的情感,从而负载了观鱼之人此刻的心情,是鱼之乐脱离和拓展了原有的意义。